朱德才:中广核工程公司施工管理中心施工支持分部副经理 2009年参与中广核工程公司主管道自动焊项目研发,该项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窄间隙自动焊在国内核电建设应用的空白。 编写了公司级教材《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及应用》;《自动焊焊机原理及操作》和《主设备精密测量及3D建模》培训教材被列为自动焊实验室培训专用教材;申报的《大型压水堆核岛主设备安装与检测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朱德才,一个乐观上进,脚踏实地的人。自2007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之后,他就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二期项目现场,为核电工程建设挥洒着汗水。
他是大家眼中的“焊接专家”,是施工管理中心的“青年之星”,更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的“青年岗位能手”……一系列荣誉之后,他又获得了一个新头衔——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
作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自动焊小组的最初参与人之一,朱德才见证了主管道自动焊科研攻关的顺利完成。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窄间隙自动焊在国内核电建设应用的空白,为我国核电批量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提升了核电建设国产化水平和自主化能力。
自动焊自主研发顺应核电大发展形势
为解决核电大发展形势下优秀焊工稀缺问题,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改善施工环境,以及在役电站维修和设备更换时的人员安全保障等问题,2009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确定启动主管道自动焊项目,朱德才被调入自动焊专项小组,全面参与主管道自动焊工艺开发工作。
在项目自主化建设初期,团队首先要完成自动焊技术调研和技术路线的研究工作。朱德才表示,当时国内核电主管道自动焊技术应用尚处空白,而国外又实施技术垄断,在经过与国外企业合作谈判失败后,公司决定自主开发主管道自动焊技术。“外方公司刚开始还比较配合,但知道我们想独立开展技术研发之后,便全面进行了技术封锁。”
项目启动初期,自动焊小组查阅和翻译了200多份相关文献材料,对其中的工艺、焊材、成套设备、安装技术和现场实施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了7个技术开发难点,明确了窄间隙、氩氦混合和多层单道等技术路线。该路线也获得了设计、施工和核安全当局的认可。
“80后”团队发扬敢打敢拼精神
研发阶段,自动焊工作纷繁凌乱而又重要紧迫,为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自动焊团队内部划分了精密测量组、焊接技术组、机务安装组。大家一方面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自动焊各项工作的落实。
自动焊在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和检测技术等均与手工焊存在较大差异。而主管道因其管壁厚、组对要求高、变形控制严、位置特殊和空间狭窄,使之研发难度更大。为了最高效率的攻克技术难关,自动焊小组整合了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技术骨干资源,在宁德核电站进行长达八个月的封闭式实验研究。
朱德才协同自动焊小组对窄间隙坡口、多层单道焊接、填充材料、检测技术和气体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用一年时间,先后完成了40余对主管道模拟件焊接,通过不断摸索、试验、改进,先后完成焊接机头、钨极、轨道、供气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源等设备改造;完成了气体保护、焊接收缩量和焊接参数等试验分析;解决了烧穿、断弧和氧化等缺陷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主管道自动焊接工艺,最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010年4月,主管道自动焊模拟焊接试验启动,朱德才被任命为主管道自动焊组技术负责人。这时自动焊小组已有数十名工程建设技术骨干,平均年龄仅二十六七岁。在他的带领下,这群80后年轻人以一种敢打敢拼的精神,为自动焊技术的研发共同奋斗。
先进技术大幅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朱德才说,主管道的焊接是核岛安装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核电站建造的关键环节,其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核电站建造的质量和进度。采用主管道自动焊工艺,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更可有效地进行焊接质量控制,提高核电站运行寿命。
2011年1月,宁德核电站1号机首个焊口焊接正式开启,实现了国内主管道焊接技术新突破,单道焊缝焊接工期由手工焊35天缩短至15天,焊接总工期从手工焊的102天缩短到79天,大幅提高了焊接质量及优化了工期。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束国刚指出,主管道自动焊工艺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对核电站主管道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以及一回路承压边界安全性提高有积极作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自2008年启动主管道自动焊研发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攻关、项目统筹及产业整合等方面优势,联合各合作单位共同推进,顺利完成了CPR1000主管道自动焊工艺开发,和宁德项目自动焊工艺评定工作。
“主管道自动焊工艺在宁德1号机组顺利应用,这也标志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焊技术首次在我国核电站建设中使用,填补了我国核电建设领域的一项空白,为中广核CPR1000项目自动焊工艺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在核电施工中全面普及自动焊技术
2012年,随着多项目机组主管道自动焊技术的应用,自动焊工作由宁德项目现场的工艺研发和首次应用,转入由施工管理中心总体统筹实施的阶段。如今,自动焊小组又将精力瞄准了三代,正全力投入华龙一号主管道自动焊现场实施。
在朱德才的见证下,自动焊工作结出累累硕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各项质量要求、技术指标均完全达到合格标准。这也标志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自主产权的自动焊工艺在现场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对焊接效率的提高起到显著作用,也为项目建设工期节约做出巨大贡献。
此外,自动焊工作在出色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主管道自动焊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形成企标13篇、发表论文12篇,并获得多个集团、公司级奖项,在2012年更是荣获核能行业协会一等奖,创造了公司纪录。
在这之中,朱德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编写的《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及应用》公司级教材,在公司授课时取得了良好效果;《自动焊焊机原理及操作》和《主设备精密测量及3D建模》培训教材已被列为自动焊实验室培训专用教材。
目前,朱德才又承担了新的使命,包括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自动焊实验室的建设和后续科研工作,并将继续积极拓展自动焊在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朱德才说,自己已在工作中与自动焊结下不解之缘。公司在主管道自动焊基础上,计划在核电施工中全面普及自动焊技术应用,他希望能在其中继续贡献他的一分力量。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