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于7月公布凡纳滨对虾(即南美白对虾)“海茂1号”“海兴农3号”等水产新品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8月4日,记者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自主培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在综合生产性能上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掌握南美白对虾就等于掌握国际水产交易”,广东畜禽水产种业强省成果充分显现。
海兴农3号。图片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广东是水产养殖大省,目前全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牧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合计73个,在全国占比16%。记者了解到,广东也是南美白对虾的全国主产区之一。南美白对虾为我国养殖量最高的对虾品种,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我国作为对虾养殖产量第一大国,此前核心种质资源曾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2016年,曾有外国企业基于在南美白对虾种虾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向国内种苗企业“断供”。在此背景下,海大集团启动水产新品种选育研究。2017年,海大集团旗下“海兴农2号”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因其在生长速度、抗病抗逆性、养殖成活率等方面表现优良,已成为国产种虾主流的代表性品系。“海兴农3号”便是在此基础上经由现代育种技术诞生。而海茂集团全资收购美国PRIMO种虾公司,引进PRIMO高抗病力对虾品种,围绕对虾成活率提升持续培育,成功培育出“海茂1号”。
至此,以广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对虾种业加速崛起,成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真正打破过去我国长期依赖国外种源的局面。“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人工养殖对虾品种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建芳认为,“海茂1号”和“海兴农3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将有效提升国内自主培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养殖,能够破解资源环境因素制约,促进对虾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该新闻发布会透露,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历经四个阶段,分别是收集资源、探索开展自主选育;打破垄断,自主选育初见成效;坚持创新,缓解种虾进口依赖;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将种业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海大集团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进行对虾品种选育和技术研发,对虾遗传育种项目开展至今累计投入科研资金超3亿多元。”海大集团副总裁、海兴农集团董事长江谢武介绍。
发布会现场。图片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近年来,广东坚持“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持续加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种源技术攻关研究投入,全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业服务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种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畜牧水产新品种配套系,有力支持畜牧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委农办主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在会上表示,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培育的重大突破,为推动水产种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科企深度合作、培育更多突破性水产新品种提供经验样板、贡献“广东智慧”。
顾幸伟指出,保障畜牧水产有自主良种可用,事关老百姓“菜篮子”,也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广东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队伍力量和科研攻关能力,而且攻关成果产出丰富。尤其是在种源依赖进口的瘦肉型生猪、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等三大品种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广东均有突破性进展。据悉,广东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大口黑鲈、生猪、肉鸡、番鸭等17个品种为国内同类品种首个自主育成突破性品种,7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在全国占比近六成。
(原标题《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广东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培育获重大突破》)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