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与深职院共建养老学院 探索养老服务“深圳模式”

读特记者 林洲璐 通讯员 李世卓 / 文 简嘉禹 / 图
2018-06-08 16:59
摘要

为了进一步夯实深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深圳市民政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深圳健康养老学院。6月8日,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揭牌暨共建签约仪式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副市长黄敏出席仪式。

市民政局与深职院双方代表签署共建协议

为了进一步夯实深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深圳市民政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深圳健康养老学院。6月8日,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揭牌暨共建签约仪式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副市长黄敏出席仪式。

据介绍,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是深圳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职业教育改革的全新探索,学院成立后将批量培养稳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助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推动深圳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领导嘉宾为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揭牌

培养深圳急需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但深圳目前现有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还存在着职业群不完整、专业人才缺口大、专业化程度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照料能力不足等情况。

为积极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市民政局与深职院共建养老学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采取企业化运营管理,构建政校行企开放联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瞄准养老产业发展前沿,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各方优质资源,统筹推动全市民政系统养老机构深度参与养老人才培养,实现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人才零距离调配,促进生产、育人、研发一体化,培养深圳急需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

根据协议,市民政局与深职院共同建设养老学院,到2025年,养老学院将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政策咨询、服务展示于一体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的“养老人才培养基地、养老服务展示中心、养老产品研发中心、养老产业咨询中心”,形成养老服务“深圳模式”,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养老学院,促进深圳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黄敏一行参观了深职院医护学院实训室

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仪式结束后,黄敏一行参观了深职院医护学院实训室。黄敏鼓励深职院办好养老学院,他说,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各方要加快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依托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构建养老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新型应用实时监控和获取老人健康信息、异常反馈,并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更好的实现居家养老。他还建议,在养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养老的孝道文化,让养老人才用心用脑做好养老服务工作。

深职院党委书记陈秋明表示,近年来,深职院联合市、区、街道,探索设立一批特色社区学院、行业学院,力争“市民在哪里,学院就办到哪里”,将深职院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深圳各个角落。举办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对于深职院打造“深圳市民终身教育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与养老护理服务同步推进

养老学院成立后,将借鉴德国、瑞士等国家“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模式,“绑定”职业院校和养老护理院,实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与养老护理服务同步推进;将围绕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在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强化对包括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标准、服务技能标准、服务机构管理标准等在内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促进养老服务业向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养老服务教育与深圳高新技术、金融、生命健康等相关产业的互动与融合,进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办学规模上,养老学院将根据市民政局的统筹安排,开展多层次养老人才培养,重点面向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护理人员和家庭照护者、养老服务志愿者等在职从业人员,以及来深务工人员提供技术技能培训,推进深港两地养老护理员交流,到2020年,养老学院社会培训达5000人次/年。到2025年,养老学院社会培训达10000人次/年。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林洲璐 通讯员 李世卓 / 文 简嘉禹 /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