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东莞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提出,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
该《空间规划》是东莞市进一步落实省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对接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具体行动方案。《空间规划》提出,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构建“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创新发展空间格局,“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两核”是谋划建设滨海湾新区创新核心,强化松山湖高新区科创引领作用;“三带”是指沿广深—沿江高速、莞深高速、广深铁路创新带,以交通干道组织串联创新活动;“多节点”是在中子科学城、长安科技商务区、东莞生态园等9个省级创新节点的基础上,新增32个市级创新节点,全市形成“2+9+32”的创新节点空间分布格局。
近期,东莞市将以“三带、三平台、九节点”为重点,以广深高速创新带“1+1+11”(即一条广深高速公路、一个滨海湾新区创新核以及沿途11个镇街)示范建设为引领,落实省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战略,集聚资源建设示范窗口,带动全市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