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亲述自传《我的几何人生》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2021年春,清华大学发布了“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宣布即将面向全球招收初高中的数学天才少年,培养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该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就是当代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
1949年,丘成桐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书香世家,后随父母移居香港。14岁时,因父亲遽然辞世,家庭生活陷入困顿。但在母亲的鼎力支持下,他坚持完成学业,更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开启了一段惊人的奋进之旅。二十岁,他远渡重洋,短短两年后就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二十七岁,他破解顶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引起世界数学界的巨大轰动;三十岁,他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三十三岁,他荣获“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数学家;三十八岁,他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这已是他第三次收到哈佛的邀请。2018年,丘成桐荣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这是该物理大奖首次颁给华人数学家。自此,丘成桐也成为世界唯一一位包揽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四项大奖的科学家。
《我的几何人生》详细讲述了丘成桐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举世闻名的顶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是附录部分特别收录了丘成桐万言长赋《中华赋》及2020年致清华大学毕业生演讲稿。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位“数学皇帝”如何将数学与文学交汇,理性与感性融合;最精密复杂的数学大脑,同时浸润着最温柔敦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丘成桐已发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多项科学竞赛,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主持和创立数学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培养新一代人才。对于当代中国的青少年和青年学者,他也始终牵挂着他们的成长与成才。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