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件宝贝亮相!首届深圳收藏文化月在南山博物馆开幕

读特记者 沈勇 文/图
2018-06-02 18:58
摘要

6月2日,首届深圳收藏文化月活动在我市南山博物馆开幕,收藏珍品展、高层论坛、免费文物鉴定等多项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收藏文化盛宴,该活动将持续至7月28日。

6月2日,首届深圳收藏文化月活动在我市南山博物馆开幕,收藏珍品展、高层论坛、免费文物鉴定等多项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收藏文化盛宴,该活动将持续至7月28日。

收藏文化月活动由深圳市收藏协会承办。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民办博物馆联合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中共南山区委宣传部、美国收藏家协会、韩国收藏家协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收藏家协会代表以及全国40多家民办博物馆馆长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深圳市收藏协会会长韩昌晟介绍,本次收藏文化月系列活动包括“汲古藏今——深圳收藏文化月系列展览(2018)、第十七届全国民间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和“一带一路”非国有博物馆合作发展论坛三个部分。展览活动地点位于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展品有陶瓷、铜镜、佛像三个系列,展出时间为6月2日至7月28日,展览中的所有展品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对收藏文化感兴趣的市民可以随时前来参观。

展览中展出的藏品有400余套/件,由杨传耕、游卓凡、崔威、庄惠雄、胡孟祥等多个民间藏家提供,又经过文博系统专家的严格审查,在展品的内容、质量等方面堪称上乘。陶瓷系列展品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民初的各个时期陶瓷,展品由翰熙古陶瓷艺术博物馆和其他民间藏家提供。几乎涵盖了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所有的器形、用途、材质、工艺,对于参观学习者来说,绝对是一场绝无仅有的饕餮盛宴。

铜镜部分,共提供铜镜100组,年代从商周到清末,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提供者杨传耕先生,更是细心地为每一面铜镜赋诗一首,耗尽无数心血,最终出版了《百面铜镜百首诗》一书,带我们领略古人诗情画意的生活。

佛像由民间藏家游卓凡提供,展出的佛像都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佛像艺术造型。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却影响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从佛像的形象、雕刻艺术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在其他国家传播的轨迹和产生的影响。

第十七届全国民间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和“一带一路”非国有博物馆合作发展论坛将于6月2日下午同时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收藏协会的代表和全国非国有博物馆的代表将分别举行为期两天的论坛会议,探讨民间收藏和民间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据悉,深圳收藏文化月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培植深圳本土收藏文化,同时使全国更多的收藏精品流入深圳。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沈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