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区,2016年以来,罗湖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务求实效,主要从硬件+软件帮扶、资金输血+产业造血、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帮助广东陆丰、广西隆林和西林三县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实际行动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
罗湖区精准扶贫,被帮扶地区全部脱贫出列
陆丰26个贫困村减贫增收全部出列。陆丰26个省定贫困村及其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2016年以来累计脱贫3918户17799人。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4288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6个贫困村落地或实施主导产业26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5个。贫困村集体稳定收入全部落实,平均超10万元。
产业帮扶陆丰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罗湖区帮扶陆丰市建设东海产业园区,牵线搭桥推动深圳康佳集团落户陆丰东海产业园,推动双方于2020年10月29日签订投资25亿元的陆丰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协议。另一方面,2020年将产业帮扶范围扩大到陆丰全境,并在东海、星都开发区的基础上增加了碣石海工基地产业园。加快推动碣石海工基地已落户企业的投资建设,罗湖会同陆丰合作引入的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配套企业,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预计产值近100亿元,其中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号厂区已于6月投产。
东西部协作取得显著减贫成效。西林县于2019年4月24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脱贫摘帽;隆林各族自治县于2020年11月20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脱贫摘帽。隆林“十三五”时期需要摘帽的9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807户86076人、西林“十三五”时期需要摘帽的4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086户28911人已全部脱贫出列。
软件+硬件,全面加强贫困人口民生保障
罗湖区在隆林、西林援建学校、捐赠医疗物资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卫生系统结对交流,派出支教支医人员,将罗湖医改经验推广到两县,帮助两县达成教育、医疗管理和业务水平双提升,全面加强了贫困人口的民生保障。
教育帮扶方面,帮助两县援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5446个,特别是帮助西林县统筹深圳帮扶资金5488万元援建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极大缓解了西林在小学阶段的学位紧张问题;安排1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主动帮扶两县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协助两县建设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累计选派29名优秀老师赴两县支教,将深圳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当地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卫生帮扶方面,充分发挥“罗湖云医疗”平台的优势,为两县援建远程诊疗系统,当地贫困群众足不出县便捷享受罗湖、深圳乃至全国的专家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组建医疗队扎根基层,累计选派110名优秀医务人员赴两县支医,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通过“传帮带”着力提升两县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提高两县医疗保障水平;将罗湖医改经验在当地推广,组建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行政村全覆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输血+造血,打通脱贫路上“血液循环”
罗湖区坚持以产业扶持政策为导向,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推动深圳优质企业赴当地考察投资,通过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扶贫车间、发展特色种养等帮助当地引进企业落户投资,帮助当地培育形成稳健、良性的“造血”能力,建立持续稳定的长效脱贫增收机制。
一是资金输血,激活撬动贫困地区。罗湖区财政累计安排给对口帮扶地区9.63亿元帮扶资金(陆丰6.09亿元、隆林1.92亿元、西林1.62亿元),实施项目覆盖产业、就业、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等多方位帮扶。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向对口帮扶地区捐款捐物(折合)达11844万元(陆丰4225万元、广西两县7619万元),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一针“强心剂”。仅2020年,罗湖区就引导企业在隆林、西林实际投资4.762亿元;牵线搭桥推动深圳康佳集团落户陆丰东海产业园,会同陆丰加快推动碣石海工基地已落户企业的投资建设,其中明阳新能源公司1、2号厂区于2020年6月投产。
二是产业造血,增强帮扶地区活力。在陆丰26个结对贫困村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超10万元。与陆丰市共建东海产业园和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引入投资56亿元的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和投资25亿元的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助力陆丰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支持隆林和西林发展千亩桑林、万亩西贡蕉,发展养蚕、砂糖桔、黑猪等特色种养产业,援建扶贫车间1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脱贫增收。
三是畅通循环活血,增强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让资本和技术能够顺畅进入对口帮扶地区。让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和富余劳动力能够出得来。仅2020年,我们引导企业在隆林、西林投资4.76亿元。发挥罗湖商贸业发展优势,促成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进入商超系统。发动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大力采购扶贫农产品。支持冷链物流等基础设置建设,帮助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扶产品供应链。在隆林成立全国首个粤桂扶贫劳务协作中心。建立了罗百就业帮扶微信公众号,搭建了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平台、权益保障平台和岗前培训平台。
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消费帮扶
罗湖会同隆林、西林加强扶贫产品建设,通过“政府部门+商贸行业+社会企业”形成消费扶贫合力新格局,助力扶贫产品销往广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协同对口帮扶地区打通扶贫产品供应链条。引导辖区农业龙头企业赴广西隆林、西林考察洽谈合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化、集约化;支持广西两县农副产品冷库设施建设,帮助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环节“最后一公里”。会同广西两县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按照市里部署加强扶贫产品认定审核,确保扶贫产品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户产品进入深圳市场。率先开展区长县长网上直播带货活动。2020年5月12日,罗湖区区长刘智勇携手西林县县长欧阳可爽,远程连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杨科,一起在拼多多平台上参与直播,用接地气的网络语言,向全国网友推介隆林、西林两县扶贫产品。据统计,当天观看人次累计170万,隆林、西林网上店铺粉丝数增长20倍,实现销售额比日常最高值增长12倍以上。发挥罗湖商贸优势,推动扶贫电商升级。2020年5月,罗湖区将发放消费券促进辖区消费大幅增长的成功经验导入消费扶贫,为广西隆林、西林两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两县在电商平台发放扶贫消费券,持续促进两县扶贫电商扩大零售规模。促成拼多多及广东爱心扶贫助农大使、快手网红“散打哥”与两县签订协议,为两县扶贫电商提供免费培训指导,推动扶贫电商线上营销模式升级。积极开展政府采购。罗湖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政府采购带动消费扶贫,通过“fupin832”网站、深圳市消费扶贫中心百色馆、罗湖区消费扶贫中心等线上线下渠道采购对口帮扶地区农特产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与华润万家、麦德龙、苏宁易购、友宝等大型商贸企业合作建设罗湖消费扶贫中心等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推动辖区企业与隆林、西林两县签署一批消费扶贫框架协议、扶贫产品购销合同;发动辖区企业、居民积极购买两县扶贫产品,2020年帮助广西两县销售扶贫产品2.42亿元,帮助陆丰销售扶贫产品964万元。
多方保障,全力促进就业帮扶
罗湖区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加强劳企对接、深化劳务协作。并在隆林成立全国首个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服务中心,为所有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建档立卡”,以搭建“六个一”为抓手,探索创新劳务协作模式,拓展就业领域,促进贫困户增收。
一是搭建一个动态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段,建立在粤就业贫困劳动力跟踪服务平台,实现全县在粤务工人员“建档立卡”式的系统化管理,做到大数据精准详实,动态跟踪及时准确。二是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两地充分利用数据库,搭建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做好粤桂劳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积极与东部大型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个体化有效对接,确保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搭建一个决策辅助平台。两地根据往年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转移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当年贫困劳务人员集中转移输出组织工作。四是搭建一个劳务工权益保障平台。全力做好在粤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及权益维护工作,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协助做好稳岗转岗、缴纳社保、劳务维权等工作。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外出后家庭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搭建一个培训平台。负责组织做好赴粤务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岗位需求和劳动者需求,坚持分类培训、以岗定训、量身培训,确保贫困劳务人员赴粤后能适应、可稳定。六是搭建一个多方对接平台。通过两地劳动部门以及“隆林、西林老乡之家”罗湖服务站的有效对接联动,协助组织粤桂两地开展劳务协作会商工作,开展就业扶贫座谈调研活动和在深贫困劳务人员人文关怀活动等;通过“罗百就业帮扶”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有效推介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抓好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稳定脱贫。
接下来,罗湖区将继续秉持“把先行优势转化为先行责任”的理念,从产业合作、消费帮扶、民生帮扶等方面全力支持对口地区发展,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稳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深化劳务协作,在人才支援、民生帮扶、消费帮扶、基层结对等领域全面加强协作,构建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帮扶机制。以“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担当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