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武警江门支队与贫困户殷日东一家结缘。三十余载,武警江门支队不改初心、薪火相传,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瞄准贫困靶心,精准发力、爱心接力,帮助殷日东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武警管兵接稳爱心“接力棒”
危急关头,雪中送炭显真情
1990年3月某日的一个傍晚,原武警江门市支队二中队的战士小徐和小宋下哨,正准备回队里休息。就在这时,当地的一名村民突然跑了过来,神情焦急,用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喊着救命,神情焦急而绝望。
小徐和小宋见状,迎着这名村民跑了过去。这名村民就是殷日东,那时候,他的妻子难产,母子均危在旦夕。迅速了解了情况后,小徐和小宋马上用木棍和床单做成简易担架,将孕妇送到7公里外的镇卫生所,确保了母女平安。
当得知殷日东一家贫困潦倒、度日艰难这一情况后,武警江门支队决定对他们一家进行脱贫帮扶。从此,武警官兵们开始用心用情、竭尽所能照顾殷日东一家人的生活。
中队官兵帮助殷日东插秧种水稻
扶贫帮困,把温暖送到家
殷日东住在开平市月山镇水二村,妻子患有痴呆症,育有2个子女,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由他一人承担。殷日东种有庄稼2亩,仅够一家大小食用;每个月有500元低保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为了帮助殷家早日脱贫,武警江门支队迅速将其纳入基层中队扶贫结对重点帮扶对象,定期开展募捐、送医送药、送慰问——部队里省下来的柴米油盐肉菜,他们给殷日东家送;官兵退役时换下的军服,退役官兵给殷日东送去;农忙时,他们帮殷日东收稻谷;搬新房时,官兵们为他添置了几“大件”;年夜饭,殷日东一家都在中队,与官兵们一起过年……
中队官兵为困难户殷日东送“年货”
截至目前,该中队已有超过十二任官兵前往殷日东家慰问、帮扶,这样的传承从未停止。
扶智脱贫,再穷不能穷教育
扶贫必扶智。武警江门支队清醒地认识到,物质帮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让孩子读书上学掌握文化知识,殷日东一家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过上好的生活。
自1990年以后,该支队便致力于扶智脱贫,资助殷日东子女学费、生活费、赠送慰问品,上述物资折合人民币约48.62万元。2009年、2010年,殷伙娣和殷毅文接连考上湛江师范学院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这个信封装的是武警战士凑给我女儿的学费,战士每年为姐弟俩捐助学费,并写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殷日东手里拿着一个泛黄的信封,回忆起当年中队官兵帮助其孩子上学的往事,热泪盈眶,“当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家困难啊,原本打算让孩子辍学的,然而官兵却早早地自发为姐弟俩筹集了6000元学费……”
中队官兵历年来看望慰问殷日东一家照片
如今,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殷日东一家的生活也逐渐好转。每逢新兵下队、老兵退伍,殷日东老人都会来到中队,给新兵们说说当年武警官兵帮扶自己的故事,送送即将离队返乡的“兵亲戚”。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