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岗海关4个月查获止咳水80千克!暴利引发走私屡禁不止

读特记者 吴德群 通讯员 蒋昕 文/图
2018-05-24 17:53
摘要

皇岗海关5月24日透露,今年前四个月以来,该关在旅检渠道共查获旅客违规携带止咳水(含可待因)案件累计达46宗,共计查获止咳水80千克。

皇岗海关5月24日透露,今年前四个月以来,该关在旅检渠道共查获旅客违规携带止咳水(含可待因)案件累计达46宗,共计查获止咳水80千克。皇岗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打击止咳水走私,对存在明显主观故意、涉案物品数量巨大的走私案件从重从严处理。


皇岗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1-4月查获的案件特征看,涉案当事人越来越多利用旅检渠道常见的食品纸盒、饮料塑料瓶及洗护用品塑料瓶进行藏匿,他们将止咳水拆封后,灌入这些纸盒或塑料瓶中,以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据统计,1-4月,该关查获的原封包装止咳水仅占全部查获止咳水总量的39.9%。在一些案例中,甚至还出现将止咳水通过“注射器”注入饮料盒的作案手法,非常隐蔽。


从皇岗海关对上述案件的后续调查看,绝大多数案件当事人携带止咳水入境并非自身使用,而是为赚取货主提供的“带工费”。这些当事人多为短期多次往返旅客。


据一些当事人交代,止咳水大多是在香港本地市场购买。在香港,含可待因等成分的止咳类药物,在注册药剂师在场及在其监督下,无需医生处方即可于药房购买。不法分子可以较为轻易地在香港获取止咳水。

止咳水的走私价差造成的巨大利润是造成止咳水走私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香港药房止咳水销售价格约为每支80元人民币左右,而到了内地某些黑市上,售价已被炒至每支300元人民币以上。由于在内地通过实体途径购买此类药品难度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子还用起了“网络手段”,通过从香港走私止咳水入境后进行网络违法销售的方法,赚取违法所得。

海关提醒,自2015年5月1日起,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管理的通知》,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和糖浆剂,俗称“止咳水”)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因此,走私含可待因止咳水属涉毒犯罪。广大旅客如确因治疗疾病需要携带止咳水,则须出示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等,经海关审查后,可携带单张处方用量以内的药品出入境。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吴德群 通讯员 蒋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