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9日台湾果陀剧场将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该剧由金士杰和卜学亮领衔主演。在150分钟时间里,这两名演员将在舞台上展开一场关于人生的深刻对话,将让坐在剧场的观众们感动、沉思、流泪、微笑、鼓掌。
该剧改编自美国知名作家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这是米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传记体回忆录,回忆了他与自己读大学时的老师莫利·希沃兹(Morie Schwartz)的交往。莫利得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人”,这种病的病因不详,会导致病人肌肉逐渐失去功能,开始四肢麻木,后期不能吞咽,不能呼吸,直至窒息而死。目前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莫利患病后没有一点儿悲伤,而是希望能和米奇聊天,谈谈他对人生、生死、学习、生活、交友、处事的看法,在此过程中,米奇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震动。莫利死后,米奇把这些聊天录音整理成书,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连续十四周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头名。而米奇把畅销书的收入,用来偿还莫利治病时欠下的巨额债务。这是一个感动了亿万人的故事。后来,米奇自己把他改编成话剧。
杨世彭导演改编获好评
果陀剧场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即是根据米奇的话剧剧本演出的。导演杨世彭先生对戏剧的处理,让观众更容易理解这部戏的内涵。而这个戏的各个部门主创人员,都是目前台湾戏剧界的重量级人物。服装设计师王怡美女士在莫利和米奇的服装设计上采取了反差对比的方法,莫利的服装从艳丽到单一,米奇的服装由单一到多彩,表现了莫利由活泼健康到死亡,米奇由简朴的学生到得意人生的名作家的过程。舞台设计师刘达伦先生突出的简约二字,传达出莫利“简洁就是最丰富”的人生观。灯光设计师曹安徽女士突出的准确、柔和的舞台光点,灯光起落和演员表演配合得相得益彰。影像设计师五奕盛先生提供的舞台背景,自然而有寓意,非常好地烘托了剧情。在演员的表演中,还能看出导演对戏剧节奏的把握,在近三个小时、只有两个演员的演出中,丝毫不觉得疲劳。这就是导演的功力。
两个人 一台戏
重点说说这个戏的演员。金士杰是台湾老戏骨,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创造了大量的舞台和影视形象,《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里塑造的莫利简直炉火纯青。从开场潇洒的翩翩起舞,到机敏地向学生提问,再到生病后扶着助步器才能走路,再到坐在轮椅上颤抖地试图吃东西而吃不到,再到最后躺在病床上作最后的喘息,金士杰表演得都非常逼真。这是一个成熟的表演天才,一个对表演技艺掌握到高境界的舞台精,他对莫利的理解已经出神入化,仿佛莫利附体。他所有的激情都表现于控制、从容和内敛。这种内敛的激情却使全场观众泪流满面,在莫利最后向人生告别时,剧场里鸦雀无声,只有抽泣。
扮演米奇的卜学亮是台湾演艺界的全才,做过主持人、歌手,演过电影、电视。他自认为是喜剧演员,演不了米奇这样吃重的角色。在杨世彭导演的鼓动下,他接演了米奇真正的千里马,遇见了真正的伯乐。他演的米奇,是一个多才多艺而可爱机智的人,被莫利视作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卜学亮在米奇这个角色中,成功地发挥了自己的喜剧天才,把一个真诚调皮的学生演得可爱有趣,为整个演出增色不少。
第三届名家名团(深圳)话剧展演季《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演出时间:2018年5月18日(五)、19日(六)20:00
演出团体:台湾果陀剧场
领衔主演:金士杰、朴学亮
演出票价:680/580/480/380/280/180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