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不要担心,手术很快的……”病房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麻醉科副主任林道炜正在进行术前访视。这位病人有什么特别吗?还真的是令人惊叹,高寿101岁了!因为检查提示老人存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意味着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麻醉难度,所以要倍加小心。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团队成功为这位姓张的老婆婆施行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张婆婆虽已上百岁,但身体还算硬朗,生活起居如常。不久前,老人不幸发生右侧股骨颈骨折,慕名前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如采用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生活质量几乎无从谈起。张婆婆及家人手术意愿强烈,以期进行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高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101岁的老人,全身各器官无论在生理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与青壮年有明显的改变,各系统器官均有明显“老化”,还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胸椎压缩等基础疾病,腰椎多有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体压缩等多种退行性病变,加上骨折部位疼痛难以配合麻醉所需的体位,对麻醉穿刺技术的要求极高!因此,正确评估病情、合适的麻醉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麻醉期间和麻醉后严密观察并妥善处理,是老人麻醉成败安危的关键。
据了解,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首选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林道炜认为,虽然腰硬联合麻醉管理操作难度大,但实施安全性高,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机体重要系统影响小,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其手术的安全和术后的恢复,更适合该类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为保证手术安全进行,林道炜在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前,先为张婆婆行有创动脉穿刺测压,以便在麻醉与手术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及时作出处理。接着,为老人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并耐心细致地帮张婆婆摆好体位后,仔细、严密地完成每一步麻醉操作,同时关注着老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血压稳定于基础水平,并不时与老人交流,以判断老人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效果。
最终,手术顺利完成,老人安返病房。一段时间后,张婆婆步履稳健地走出了病房,康复出院。
林道炜表示,一次成功的麻醉,也就意味着这场手术已经成功了一半!麻醉是手术的关键一环,不仅决定大部分手术能否开展,同时也影响着手术的舒适程度,成功舒适的麻醉是手术的先行条件!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身体结构退化和耐受能力下降,麻醉难度大,加大了其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心理。值得庆幸的是,伴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现代麻醉学所追求的无痛化、舒适化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和技术也在蓬勃发展,高龄患者尽可放下惧怕麻醉和手术的心理负担,勇敢地接受手术治疗,战胜病魔。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