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大朗镇中心区,有个叫求富路社区的地方,自明朝嘉靖初年立村至今,求富路人已传承了近500 年,他们一直秉持历史与现代的特色,并在时代的融合中发展,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早在十年前,社区居委会就补贴资金、居民自筹3亿多元资金,兴建了一座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名为求富路花园的现代农民公寓,12幢11—19层的欧式公寓,住进了447户人家。
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露出最多的就是:幸福”、“满足”。
也正因为近年来的成就,该社区揽获了“广东省宜居社区”“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幸福和谐,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
走进求富路花园,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错落有致的高楼,优雅舒适的环境,村民悠闲往来,脸上洋溢着微笑和幸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一段经典的粤剧声从求富路花园曲艺室传出来,几位社区的居民正在排练《荔枝颂》这部粤剧,今年72岁的陈庆深告诉记者,他们几个老同志在闲暇之余,集中曲艺室排练粤剧节目,或者跳跳舞蹈,编排的节目往往去敬老院慰问或者参加镇里的文艺活动,在社区的生活过得不仅有滋有味,还很有品质内涵。
72岁的深叔在80年代以前一直从事蜜蜂养殖工作,走南闯北几十年几乎走遍全国,1982年开始回到村里,担任香港投资的工厂厂长,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2011年退休。采访期间,记者听到,“幸福”“满足”这样的词汇经常出现在他的话语中。
“发生的变化翻天覆地,以前从没想象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深叔开心地说,“在80年代以前,村里的村民每天早出晚归只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农耕,哪能像现在这样,早上年轻人西装革履开着小轿车出去上班,老人们在村里的图书馆读书看报,或在社区里散步。在以前,晚上听到的是家家户户妇女们砍猪草的声音,一天忙完回来还要喂猪,现在,晚上妇女们跳跳舞,跳的舞蹈还在镇里拿奖,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
不仅如此,求富路花园里面还建设了求富路社区的社工综合服务中心。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求富路社区注入了新鲜的社工文化血液,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的非行政性社区服务。目前,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社工3 名、社工助理4 名、康复师1名,在册登记志愿者400多人,组建志愿队伍5支。
“我们面对求富路社区的不同群体,举行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居民生活。”求富路社工中心主任蔡寒枫是这样告诉记者的,在综合服务中心装有一排排红色软座椅的“市民学校”,可以举办社区道德讲座、亲子家庭影院;在配备桌游等玩具的青少年活动室里,可以举办小型生日会、团队活动;在日间料理室中,市民可接受日常康复疗养,还有专业的社工辅导帮助。
此外。“四点半学堂”提供了一个让孩子在放学之后继续学习的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任务之余,还可以与其他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夕阳渐渐落下,但求富路年轻人的激情却缓缓升起。篮球场、游泳池、健身游乐区开始聚集了许多居民。篮球场上留下了孩子们在运球奔跑的身影,游泳池边开始了亲子之间的竞技,一时间社区居民们的欢声笑语响彻了整个花园。
奋斗历程,打造成高品质新型社区
几件塑料生活用品摆在求富路村史馆中,这几件生活用品是香港威华塑料五金厂生产的。1980年,求富路村成功引进香港威华塑料五金厂,为该村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陈容法表示,回想当年,香港威华塑料五金厂来求富路投资第一家工厂的情形非常深刻。陈容法今年69岁了,曾经担任过求富路村生产队大队长。
“没场地,我们腾出了村委会的办公楼出来,并且在村委会搭建铁皮房保障工厂足够空间开设厂房,工人基本上是本村抽调,青壮年男村民掌控机械设备,女村民从事包装工作”陈容法告诉记者,求富路村民热情、淳朴的性格促使了第一个外来投资工厂在求富路落地。
“当时的工资可以达到70到80元每个月,比当初种田可好太多了。”今年69岁的陈枝溪老师告诉记者,当时,一个老师的工资也才70多元一个月,而普通村民每月工分很难达到30元一个月。因此,村民工作都很卖劲,生活也向富裕开始迈进。
1986年,求富路自建第一栋厂房,和当时的大朗工业公司以及当时的东莞县进出口公司合作,取得成效,由此开启了“求富”之路。时任会计的陈广太今年69岁了,他回忆当时的情况表示,收益非常可观,并由此积累了求富路集体资产的增加,为后期该村自建厂房给足了信心。
目前,该社区现有工厂、企业68间,其中38间属集体物业,生产的机械、五金等产品远销港澳、欧美地区。近年,求富路大力推动毛织产业、制造业转型发展,求富路社区强化集体资产管理,有效盘活闲置资源,稳步提升集体物业租金。依托该社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加强求富路花园周边商铺招商力度,实现厂房、商铺租赁率两个百分之百,求富路致力转型升级为宜工宜商宜居的高品质新型社区。
转型升级,抓住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求富路毗邻东莞市松山湖,社区交通网路发达。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该社区也吸引了南峰、新世纪、万科、天麟、欣朗源等著名房地产公司前来投资建设大型商住项目。借助这些优势,求富路社区抓住机遇奋力转型升级,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朗中心区域富民中路2号的尚京文创文化科技产业园,眼前呈现的是现全新的SOHO式办公体验,让绿色不只是绿色,超现代简约风格,融合玻璃的剔透木质的纯朴,植被的清新,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年青创业基地。该产业园是求富路引进的第一家文化科技孵化园,于2017年由东莞市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原志丰电子厂改造而成,占地约2万余平米。
“尚京文创主体功能为建设东莞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苑区和循环经济园,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该园区负责人李树斌告诉记者,项目坐落于大朗镇核心商圈,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浓郁文化氛围、完善周边产业链,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突显的天独厚区域优势,投资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园区入驻的企业以文化教育和高科技企业为主,入驻企业达70多家,可容纳的企业可达150多家。
“我们在引进尚京文创文化科技产业园的时候有过多方面的考察,比如运营能力、孵化能力等等,所以引进第一家也算是大手笔,下来将引进更多类似机构,协助我社区进行转型升级。”求富路社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浩光表示,最近两三年来,社区积极引进环保科技和文化教育的产业引进,并初见成效,物业升级后,集体资产有大力发展。据透露,目前求富路社区正着力“三旧改造”工改工计划,目前几十亩厂房以及提上日程计划,下一步将盘活上百亩厂房。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