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微小疼痛,它是身体的报警器
记者 吕二函
2016-07-22 01:40

当我们身处险境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向外界求救,您知道我们的身体遭遇“险情”时,也可以发出类似的求救信号,它就是疼痛!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疼痛的发病率为35%至45%,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率呈增高趋势,6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各种各样疼痛症状者占50%以上。门诊有不少病人都诉说各种不同的疼痛。

疼痛有好坏之分

痛觉是怎么产生的呢?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和神经病理性两种,其中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当人体受到外界伤害时,神经系统会像电信号一样,把我们受到的刺激通过脊髓、脑子、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的感受皮层,从而产生痛觉。疼痛被确认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

说到疼痛大家都喜欢舒服,没有人喜欢疼痛,以前我们会觉得只要疼了就不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不好的呢?专家告诉我们,疼里头也有好坏之分,我们面对的经常坐骨神经痛、头脑痛、头疼、肚子疼、牙疼等等都是坏痛,长期慢性的疼痛是坏痛,而好痛是人体的报警系统,它往往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告诉人们,及时地去看医生,及时地避开危险。

通俗地说,疼痛是人体的报警系统,但人一出现疼痛感,不能立即服用止痛药,以此掩盖危险因素。比如突然肚子疼,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止疼药,这样会很危险,如果是阑尾炎就延误了就诊时机。也就是说,是疼痛首先给人体生命报警。

癌痛最难忍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但最疼的还不是牙疼。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强调,癌痛并不单纯是一种临床症状,它本身也是一种疾病,不容忽视。

“在各种癌痛疗法中,最有效、最核心的是微创介入疗法。”樊碧发解释说,如癌症患者发生肿瘤转移后,全身很多地方都有病灶,疼痛的性质、强度等各有不同,且口服药物有很多副作用,此时可用靶向药物输注,俗称“植入式镇痛泵”技术,它是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编制给药程序,将少量吗啡等止疼药物直接送达疼痛靶心,即可有效控制疼痛。 

哪些疼痛需要重视

人体的许多部位都会遭到各种慢性疼痛的频繁“侵袭”。通常,慢性疼痛主要包括肌筋膜劳损、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四肢关节痛、骨质疏松症、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肩周炎、网球肘、脉管炎、截肢后痛等40多种。

哪些疼痛尤其要引起市民的警惕呢?

专家称,如果“疼痛”一个劲地“报警”,什么问题也没找出来,一个月以上就是疾病了。此外,有20%到30%的“报警”是“虚拟报警”,也就是说,很多应该是自然界正常刺激的反应,包括环境或情感的刺激,都会“报警”。有些病人本来握握手并不疼,但是由于“虚拟报警”,他就感觉到疼痛,这种疼痛是需要治疗的。

读特记者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获悉,本月20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樊碧发教授将于本周日(24日)上午10点至12点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坐诊半天,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可自行前往向专家咨询。

梁师傅,男,49岁,汽修厂工人。20年前因车祸,右臂丛神经挫裂伤,到医院行臂丛神经吻合术后,右上肢逐渐出现疼痛,经口服镇痛药物,理疗和神经阻滞治疗,患者仍不满意,三年后,情况未见改善,疼痛越来越重,医院给他动了第二次手术,行右臂丛神经切断术,希望能彻底解决他的疼痛问题。手术后第二天,病人右上肢出现胀痛,并伴有间歇性电击样痛,出院后右上肢渐渐萎缩,皮肤变薄,右臂苍白,发凉,有时右手不明原因肿胀,未经任何治疗又自行消失。到国内多家大医院求诊,均不能有效控制疼痛,被迫肌肉注射吗啡镇痛,到疼痛科就诊时吗啡用量已达每天40毫克,仍不能完全缓解疼痛,每天睡眠不超过2小时,生活质量极差,已有轻生思想。后就诊全国疼痛中心,经过樊碧发教授全面的评估后给他实施了神经调控治疗--脊髓电刺激手术,植入了刺激装置,手术结束后右上肢疼痛立即消失,现已逐渐停用了吗啡,每天睡眠时间达8小时。

神经调制技术:脊髓电刺激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疼痛控制。脊髓电刺激(SCS)疗法是一种以微电波刺激脊髓神经,调制或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达到控制疼痛的尖端技术。因该技术不使用任何药物,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绿色治疗”。

樊碧发教授为您解读身体的报警器——疼痛。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