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就业为根。近期,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各项招聘专场工作,对来深建设者提供多项就业服务,并陆续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主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事业单位,加挂“深圳市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牌子,位于福田区八卦二路劳动就业大厦。该中心负责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工作,为全市就业创业管理服务工作制定配套操作规范,提供资源、技术和服务保障,统筹全市各区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为市民群众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及来深建设者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深圳民营企业招聘周”公益招聘会,助千余人就业
为期一周的深圳“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圆满结束。期间,共有近200家民企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约7000个,助千余人就业。除了重点为2018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外,各参会企业同时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各类求职者伸出“橄榄枝”。
据了解,本次招聘周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各区人力资源局、新区社会建设局等单位协办,主题为“精准服务促就业,汇聚人才助发展”,主要目的是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深圳市2018届高校毕业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各类求职者搭建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平台,助力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招聘的民企涉及零售商业、物业、餐饮、酒店、教育、房地产、网络等众多行业,其中以零售商业以及物业公司居多。
深圳润民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现场招聘的李先生说:“虽然目前企业依然以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为主,但这次招聘会上企业主要提供的岗位是门店店长和管理人员,因此希望接触更多有经验、年龄稍大、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求职者,与校招和网招的针对人群有明显的差异。”李先生介绍,今年明显感觉到招聘困难,受住房、交通等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给企业招聘成本也带来较大压力,选择参加此次民营企业招聘周,也是青睐这种免费公益活动性质,为求职者和企业都降低了就业成本压力,以后还会继续参加。
现场不少企业纷纷以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求职者,把“每年5天带薪假期”、“晋升空间大”、“每年公司组织旅游”等福利写在招聘海报显眼的位置上。年后回深不久的李小姐满怀期待在招聘会上忙着投简历、面试,她对记者说:“之前犹豫是否留在老家,还是来深圳找工作,回去一段时间后,我还是喜欢深圳,所以想回来找工作。刚刚已经在百丽递了简历,并初步面试了,期待会有好结果。”
创新服务手段,开展多种“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服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供求的不断变化,市公共就业中心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服务手段,为更多的求职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人都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为了适应人群需求,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也在不断多元化发布和更新招聘信息。例如,为来深异地务工人员顺利就业提供便捷服务,积极发动我市缺工企业提供岗位参加专场招聘会,在深圳公共就业服务微信、“读特”新闻客户端等发布每场招聘会内容,面向求职的来深建设者提供最新就业岗位信息。
招聘会现场,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岗位开发与职业介绍部部长胡晓说:一方面,目前无论是求职者的观念,还是整体用工结构都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制造业成本越来越透明,各企业提供的岗位待遇差距缩小了。同时城市生活成本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会影响求职者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尽管智能化、机器化趋势逐渐普遍,但是如今零售业客服、物业、酒店等行业的岗位依旧处于缺工的严重状态,社会对人性化服务需求的提升,又造成服务行业为主的许多岗位依然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面对“缺工”的难题,胡晓认为企业与就业者双方都需做出积极转变,企业要积极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福利,例如解决食宿等问题,同时就业者需要正确认识劳动力的需求在变化的现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只有企业和就业者双方相向而行,缺工的局面才会得到改善。
胡晓介绍,面对新的就业市场形势,作为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为目标和责任的服务机构,深圳市公共服务中心也正在积极探索,开发全新技术线上平台,发掘小众化就业需求,通过细分岗位和多元化来更精准为各类群体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就业,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工搭建双向交流平台,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功能作用。针对大中专及技能人才群体,开展“技术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并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采用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引导劳动力人员有序流动,引导区域间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广阔的平台,满足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校企双方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及推进区域间劳务合作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见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