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堂变时尚书房 坪山创新文物修缮+公共服务模式

读特记者 肖雄鹏 文/ 图
2018-04-23 21:01
摘要

一座将近百年历史的老旧学堂,通过活化利用,在不改变整体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变身为时尚城市书房。

一座将近百年历史的老旧学堂,通过活化利用,在不改变整体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变身为时尚城市书房。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里,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城市书房·南中学堂”开幕仪式暨“书话坪山”沙龙活动举行,这也标志着该区以“文物修缮+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提升基层群众文化供需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坪山区委书记吕玉印,及“坪山文化智库”专家代表、社区居民等参加了活动。据了解,南中学堂建于1931年,距今已有87年的历史,是一座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南中学堂书房项目的正式启用,不仅是对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重视与支持,更是“文物修缮+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以及“坪山城市书房”品牌创建活动的具体探索与实践,将有力推动坪山区文化建设,提升城区文化品质。

“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南中学堂停止办学并一直闲置,中间还经历过一次因道路建设引发的拆迁危机。”当地田心社区工作站书记叶伟雄告诉记者,坪山成立行政区后,对于南中学堂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十分重视,提出在不改变整体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学堂进行加固修缮、改造提升,并着力打造成了坪山城市书房样板项目,得到居民们的高度赞誉。

“小时候我在这里读小学,7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还能再回到这里,坐在沙发上享受阅读,品尝咖啡。”今年85岁的许冠沾老人激动地表示,昔日学堂的华丽变身,不仅赋予了这座老建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也让内蕴其中的历史文化基因得到更好的延续与发展,同时给当地的群众百姓提供了更舒适的文化阅读空间,享受日益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获悉,坪山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坪山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文物修缮+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通过对历史建筑改造提升,打造“高效利用、便利群众”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接下来,碧岭书房、石井书房、深圳技术大学书房、文武帝宫书房等项目已列入2018年度重点工作,目前各个书房项目正着手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开放使用,届时将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阅读的“雅集之地”,为城区文化建设增添亮丽风景线。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文/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