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控制好你的体重吧!近年来国民身体形态指数下降

记者 陈颖 文/图
2016-07-19 22:02
摘要

日前,国内首家专业体重管理研究机构——中国数据研究中心绿瘦国民体重管理研究院调研撰写的《绿瘦国民体重管理研究院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新鲜出炉。

11

日前,国内首家专业体重管理研究机构——中国数据研究中心绿瘦国民体重管理研究院调研撰写的《绿瘦国民体重管理研究院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新鲜出炉。数据显示,近年来国民身体形态指数的下降主要与超重和肥胖有关。专家呼吁,全力普及健康减肥常识和科学体重管理理念,解决超重与肥胖问题势在必行。

据悉,该报告综合宏观及微观两部分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宏观数据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10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的体质监测项目;微观数据来自国内领先体重管理服务商绿瘦2016年一季度的用户数据。

男性“搜的多,减的少”为哪般?

据了解,研究院从性别构成、BMI(体质指数)系统性分析、BMI(体质指数)与性别交叉分析、地域分析、消费属性分析等角度对2016年一季度减肥用户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性别角度观察,样本中女性占比高达94%,男性比例仅为6%。这样悬殊的比例不免让人疑惑:莫非我国的肥胖问题一边倒地发生在女性身上?

对此,体重研究院研究员解释说,消费数据是最终行为的静态反映,而解读这个数据还需综合考虑肥胖比例、减肥意愿、体质状况、自律程度、有效退出等各项因素。研究员举例指出,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百度搜索“减肥”关键字的用户男女性别比例为51%:49%,男性偏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女减肥需求基本是均衡的。

110

 图1 消费群体男女年龄对比示意图

但男性对于肥胖问题“搜的多,减的少”是什么原因呢?该研究员进一步解释道,报告微观数据显示,从年龄上来看,男性消费者年龄均值比女性消费者均值高(图1),且女性的BMI指数总体均值优于男性(图2),这说明女性对自身的体重较男性更加敏感,具有更强的体重管理意识,因此也会有更强的采取减肥行动的意向。同时,在减肥行动者中,男性的自律程度更高,相对而言在完成一定周期的体重管理后就达成目标有效退出了,因此在销售数据中长期沉淀较少。男性采取行动较少、沉淀也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一悬殊的消费比例,而这一数据也反映出男性体重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QQ截图201607191353132

图2 男女BMI差异示意图

超重和肥胖人数上升

报告显示,根据我国颁布的BMI(体质指数)各等级划分标准评估,2014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7%和41.6%,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1.8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10.5%和13.9%,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0.9个百分点。超重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群体质的突出问题,且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也持续上升。但从数据来看,近4年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报告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国民体重比个头增得快,印证了超重和肥胖人数在上升。报告指出,虽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但数据显示,我国国民身体形态指数在下降:身体机能指数增幅为1.13,身体素质指数增幅为0.01,身体形态指数却下降了0.01(图3)。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各年龄组人群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但体重、皮褶厚度等指标增长幅度大于身高。

333

图3 国民身体形态指数变化 

   全力普及体重管理理念

专家指出,身体形态指数的下降主要与超重和肥胖有关,而解决肥胖与超重问题首先要从观念入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如今健康饮食、缓慢减重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还有不少人在具体操作方法上不得要领。在以年轻女性为主的减肥人群中,有许多人都犯过“错误”,甚至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因此,关于健康减肥的常识还应继续广为普及,尤其是向低龄人群(青春期青少年)普及体重管理的观念。

据悉,体重研究院后期将继续持续开展与体重管理、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课题,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体重管理、健康管理进行多角度、纵向化的研究,为体重健康管理事业做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撑,同时也将持续为健康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信息和研究成果等服务。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