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群英榜|李伟强:统计精英让办案数据开口“说话”

读特记者 张燕
2018-04-11 19:24
摘要

李伟强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从事审判管理和司法统计工作。李伟强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精心打造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定期分析报告,为我市审判工作的升级转型提供强大助力。

      李伟强。

“每次朋友问我在法院负责什么,我都回答说,在幕后帮法官数他们敲了多少次法槌。”一脸笑容的李伟强幽默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事实上,李伟强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从事审判管理和司法统计工作。

在以审案子为核心业务的法院,李伟强的工作无疑属于“边缘岗位”,但就是在这个枯燥乏味、大家避之不及的不起眼岗位上,李伟强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精心打造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定期分析报告,让沉睡的办案数据开口“说话”,成为指导审判工作的“利剑”,为深圳市审判工作的升级转型提供强大助力。这一创新也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法院进行推广。李伟强也因此成为全国法院系统非核心业务岗位上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的佼佼者。

“十年磨一剑”创新司法统计工作

李伟强是半路出家来到市中院工作的。大学毕业后,李伟强进入惠州一间企业从事市场经济分析工作。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市中院的招考,结果成功考取。面对工作环境的转变,刚入职时李伟强一度“懵圈”,但勤奋好学的他恶补法律知识,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上手,成为司法统计的各种好手。

当时国内司法统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都是“填表”、“算数”、“报数”。但有着九年市场经济分析经历的李伟强敏锐地意识到,法院历年的办案数据是一座“富矿”,“数据不是包袱不是累赘,数据代表价值。”李伟强开始琢磨,能不能像分析市场经济数据那样,把沉睡的办案数据利用起来,从中挖掘案件类型分布、未来发展趋势等,搞一个审判运行态势分析?

李伟强在全国法院第四次司法统计工作会议发言。

就这样,李伟强一点点摸索,慢慢雕琢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分析报告,从一开始大家听得昏昏欲睡,到现在市中院高层定期召开审判工作运行态势会议,李伟强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深圳法院在此基础上形成院审委会定期听取审判工作运行态势报告的审判管理新机制,这一做法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法院进行推广。

李伟强并未就此满足。他还结合审判执行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指标体系,他设置指标区间值、以近三年指标数据平均值作为参考的合理做法受到省法院多次充分肯定。

在李伟强的努力下,司法统计从原来的“填表”、“算数”、“报数”三部曲拓展到审判态势分析、审委会汇报、绩效考核、调研课题等,成为领导决策不可或缺的助力。

“将工作做到极致,平凡岗位也能书写精彩”

李伟强对于办案数据的挖掘不遗余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李伟强通过数据发现,金融危机对法院案件类型同样产生了影响,劳动纠纷案件大幅增多。他将这一情况向领导反馈,方便法院及时调派人手应对这类案件,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院里的认可。

工作之余,李伟强一直坚持学习。2014年,他获得高级统计师资格,成为了全国法院系统唯一一名拥有高级统计师职称的干警。李伟强还经常结合工作实践,撰写审判管理的调查研究文章,先后在《法庭》、《中国审判》、《法制资讯》等杂志上公开发表文章,其撰写的《受经济发展影响法院诉讼案件变化——以深圳地区为视角》一文获得全国法院第九次优秀司法统计分析三等奖。

现在,李伟强每年都要独自完成上百项的工作任务,汇总填报超过5000张报表、30多万个数据。在外人眼里,这是个苦差事,工作压力大,且枯燥乏味,但李伟强经常都是乐呵呵的。与他共事十年的市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德军这样评价他,“在一个平凡领域能成长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说明他对工作是真正的热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我觉得把一个工作做到极致,平凡的岗位也可以书写精彩。”李伟强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第九次优秀司法统计分析三等奖”、“全省法院优秀司法统计员”、“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见习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张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