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走牛,这个板块今年涨了一成多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18-04-08 20:14
摘要

​从工业互联网到独角兽,从云计算到国产芯片,各种与“新经济”沾边的题材不断轮动,成为近日A股的炒作热点,过去两年不受投资者待见的科技股突然走上市场风口。今年以来,管理层支持创新创业的呼声不断,市场各路资金围绕中小创标的进行布局,未来的掘金机会或许藏于其中。

从工业互联网到独角兽,从云计算到国产芯片,各种与“新经济”沾边的题材不断轮动,成为近日A股的炒作热点,过去两年不受投资者待见的科技股突然走上市场风口。今年以来,管理层支持创新创业的呼声不断,市场各路资金围绕中小创标的进行布局,面对当下年报与一季报大考,不少中小创上市公司也正走在业绩复苏的路上,未来的掘金机会或许藏于其中。

资金先锋打开风口

今年初,国内互联网安全服务和产品提供商360完成A股重组上市,市场对其估值从在美股退市时的590亿人民币一路飙升,最高时一度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中美两地资本市场迥然不同,投资者对这家科技型公司给出的估值相差千里。估值就是A股最大的魅力所在,市场风口在哪里,资金就会涌现哪里。

与去年“以大为美”的白马股行情不同,那些持续遭投资者抛弃的中小创成为各路资金争相追逐的“香饽饽”。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过去两年超跌的行业成为今年的风口。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计算机、生物医药、通信和国防军工是今年以来仅有的四个涨幅为正的行业,涨幅分别达11.44%、5.4%、1.3%和1.2%。从个股走势来看,在剔处除近一年以内上市的次新股后,麦达数字、合肥城建、建新股份等13只中小板和创业板标的涨幅超过50%,其中中小板占3只,创业板占10只。

伴随市场升温,投资机构早已悄悄布局。一方面,中小创公司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一季度期间机构调研的672家上市公司中,有506家公司来自中小板或创业板,占比高达75.3%。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年报透露出医药、科技、新能源等行业中的成长股正成为机构配置的重要方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社保、QFII和险资对106家上市公司进行重点增持布局,其中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达51家,占比48%。

“去年年A股市场风格较为分化,在以蓝筹股、白马股为主的行情中,创业板遭资金冷落,机构持仓也达到了历史低位的水平。” 建信基金基金经理梁洪昀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相关的创业板ETF基金就陆续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净流入,显示已经有机构资金在加仓创业板。

梁洪昀指出,沪深股通的持仓数据的分析结果也显示,目前外资对A股电子、计算机、传媒和通信等行业的占比都出现了提升,外资正在加码布局成长板块,更加均衡的资金配置有望改善2017年的分化行情。

政策红利成为后盾

机构憧憬科技股行情,在这背后是巨大的政策红利。今年以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就不断对新兴经济企业抛出“橄榄枝”,承接海外巨头科技公司回归的CDR也成为投资者间热议的关键词,发审会即报即审的绿色通道对科技型企业选择A股上市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

4月4日晚,证监会公布了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首发过会的消息,这家企业从预披露更新到上会仅用24天,再次刷新了A股IPO之路的纪录。此前过会的富士康从预披露到上会仅用36天,药明康德从预披露更新到上会也只用了50天。要知道,去年A股IPO的平均审核周期长达15个月。可以预期,在不远的未来,国内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将进一步掀起上市热潮。

在公募基金机构看来,政策效应有望成为中小创行情的催化剂。汇丰晋信认为,中小创本轮行情的初始是由于白马和小盘成长股的价值偏离,外加白马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预期。今年来,政策面上国家战略和国际局势急需大力支持创新,在多方持续政策因素的催动下,中小创后续行情有望持续。

汇丰晋信指出,在未来刺激新经济的政策红利有望逐步出台,上市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向好有望对市场构成支撑,需要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战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市场构成扰动。

创蓝筹或将迎来重估

所谓“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利好消息的释放,市场资金的追捧,任何与新经济沾边的股票都会存在炒作空间,但风过后呢?

“ 从整个创业板市场内部来看,各家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对于那些业绩恶化且没有出现改善迹象的高估值公司,后续仍然存在估值大幅调整的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梁洪昀表示。

有机构统计,就当前已经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长81.50%,已披露的TMT、电子和医药成长型公司中超过90%的业绩预喜。围绕业绩筛选出经营情况的稳定或是业绩明显改善的上市公司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内,随着CDR试点政策逐步落地,创业板中真正的优质企业将迎来利好。天风证券指出,短期来看,CDR对A股科技股的初期影响在于重估现有龙头。预计CDR和独角兽IPO在启动后三个月内的初期规模不会太大,因此对市场资金的分流影响并不大。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也认为,CDR推进海外上市的中资科技股龙头回归A股,这将逐步改变A股科技股生态,存量科技股中估值和盈利不相匹配的龙头将受到冲击。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