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8日召开的深圳市大气环境治理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截至3月27日,我市PM2.5累计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上升1.2微克/立方米,深圳中西部区域PM2.5浓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气环境治理形势严峻。为力保“深圳蓝”可持续,3月中旬以来,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打击工地扬尘污染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深圳蓝”一直是深圳城市环境治理方面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将“深圳蓝”这块闪亮的名片擦的更亮,市委市政府部署正着手部署“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推动大气质量“好中更好、优中更优”,向国际一流迈进,确保2018全年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26微克/立方米。
市人居环境委副主任卢旭阳介绍,今年截至3月27日,我市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3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1.2微克/立方米,要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的26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标形势严峻。
全市各区PM2.5浓度较低的有大鹏新区、盐田区和福田区,PM2.5浓度较高的有龙华区、光明新区和宝安区;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光明新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持平外,其他各区PM2.5平均浓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升幅较大的有宝安区(20.0%)、福田区(15.2%)和龙华区(13.3%)。中西部区域PM2.5浓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也是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空间较大的区域。
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情况,今年1-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2、63和48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区域下降35.1%,长三角区域上升3.3%,珠三角区域上升4.3%。我市1-2月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6%,升幅远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
深圳市今年大气质量下降的原因,除气象条件不利、区域传输影响外,主要是本地污染排放居高不下。1至2月,我市电力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工程项目大量开工,扬尘排放明显增加。
今年1-2月我市PM10浓度上升14%,升幅位于全省第2,而PM10浓度主要受扬尘污染影响较大,工地扬尘已成为制约我市大气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建工地超过2500个,其中规模以上扬尘工地1028个;受扬尘严重污染的道路超过100公里;工地裸露土地约18平方公里。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3月16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打击工地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目前,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3月23-25日,市人居环境委组织专项工作组对全市108个工地开展突击检查,对其中未按要求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58个工地通过媒体曝光。3月27日,由市人居环境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委、市水务局组成的10个督查组对全市100个在建工地开展督查,现场责令15个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工地停工整治。
卢旭阳表示,为确保全市扬尘污染整治取得突破性成果,督查组将每月对全市在建工地进行大督查,每月评选督查十佳工地和十差工地,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开。希望各工地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