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委托深圳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2017年度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涵盖深圳市八大行政区域的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三大业态的54家零售企业的消费者,调查内容包含各大购物商场在品牌认知、购物感受与体验、商品种类及新颖性、商品价格感知等方面,通过满意度的评价全面反映了深圳市民对目前深圳商场各项商品及服务现状的实际水平。
商场 资料题
结果调查显示,2017年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稳中有升,总体得分为81.38分,达到“满意”水平,与2016年相比微幅上涨0.96分。
2017年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总体模型及得分
购物中心满意度得分第一
从零售业态来看,2017年三类业态满意度得分非常接近,其中购物中心满意度得分首次排在第一名,其次是百货,最后是大型超市。
2017年深圳零售商业各业态顾客满意度得分
与2016年相比,三类业态基本与去年满意度持平,其中购物中心和百货满意度得分微幅上涨1-2分,大型超市满意度略微下降0.24分。
2016-2017年深圳零售商业各业态顾客满意度得分对比
顾客感受得分高价格满意度偏低
四项结构指标中,除价格优势外,其余指标顾客满意度得分均高于80.00分。其中顾客感受与体验得分最高,为83.95分,价格优势得分相对偏低,为79.68分。
结合影响力系数来看,商品商户优势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且表现较好,品牌优势关注度最低。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深圳市现有的购物场所在品牌上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商场品牌值得消费者信赖。
休息场地成体验短板
从顾客感受与体验的细化测评指标来看,消费者对购物场所休息场地的充足舒适性需求感知最强烈,但顾客满意度最低(得分为78.08分),休息场地的充足舒适性已然是影响顾客感受与体验中的短板。
2017年顾客感受与体验测评指标满意度得分及关注度
相比2016年,2017年顾客感受与体验各项测评指标满意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停车场满意度上升幅度最大,上升3.76分,其次是休息场地的充足舒适性上升3.25分。
2016-2017年顾客感受与体验测评指标满意度得分对比
促销幅度容易提升满意度
从二级指标上看,价格优势影响力系数高达1.645,在四个二级指标中排名第二,但是满意度得分却排在最末一名,主要原因是价格合理满意度及促销幅度满意度得分偏低,两项指标满意度得分均未超高80分。结合影响力来看,促销幅度影响力系数为1.089,是价格优势中影响力最高的指标,这表明提升促销幅度满意度得分最容易提升顾客对价格优势的满意水平。
价格优势测评指标满意度得分及关注度对比
【专家分析】
市民平均每月前往4.5次商场
与上年相同,2017年深圳市民仍主要采取步行的方式前往经常光顾的商场,占比接近五成,远超过其他交通方式。深圳市民前往常光顾商场花费的路程时间平均约15分钟,与2016年持平。购物陪同方面多会与家人或普通朋友一同前往经常光顾的商场,家庭式购物比重仍是最大。
2017年,深圳市民平均每月前往4.5次商场,每次在常光顾商场的逗留时间多为1-2小时,其次是2-3小时,平均达1.5小时。
分业态来看,深圳市民在常光顾的购物中心的逗留时间最长,平均每次为1.5小时,其次为百货,平均每次1小时,超市逗留时间最短,平均每次50分钟。
线下购物时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付款的比率接近80%
调查显示,平均每10次线下购物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付款的次数为7.9次,且有超过五成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几乎每次都会使用这两种移动支付方式。
大约三分之二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未来在线下购物中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支付。这表明,移动支付会在线下购物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从倾向性来看,有五成市民表示未来可能会采取“线上下单,在线下门店提货”的购物方式,表明深圳市民对这一新兴购物方式以保守态度为主。
七成左右市民有过购物前线上查询商品价格和线选购商品、线上购买的经历
消费者是否有线上查询价格及线下挑选商品线上购买的行为呢?调查发现有54.8%的受访消费者表示在购物前有时会线上查询价格,另外有12.7%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一定会。
此外,有48.6%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有时会线下挑选商品线上购买,27.4%的消费者表示很少这样做,仅6.6%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一直如此。
【调查结论】
(一) 2017年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稳中有升,总体得分超过80.00分,达到“满意”水平。
(二) 深圳商业逐步走向购物中心时代,特色主题商业中心未来将更受市民欢迎。
(三) 购物环境舒适、商场服务、商品多样、商场品牌获得广大市民认可。
(四) 商品价格优势不明显、休息场地充足性及舒适性欠佳依旧是深圳零售商业目前所面临的短板。
(五) 商场微信公众号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公众号运营及推送内容需更加合理。
编辑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