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9点20分,随着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在蔚冠厂工业园宣布集中拆除行动开始,十多辆钩机同时挥动铁臂,位于梅观创新走廊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内的蔚冠厂工业园、新雅迪等7处拆除点集中开展拆除行动,涉及建筑物97栋,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土地整备拆除工作全面启动。
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局长王爱朝,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二级巡视员麦振新,市人才安居集团总经理黄力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雷卫华,区领导刘蕾、黄佳根、黄启键、张纳沙、马里、韩荡、吴振兴、邓艳东出席活动。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现场指挥部各组及抽调干部、股份公司代表参加活动。
集中拆除行动将拆除97栋建筑物
拆除行动现场,雷卫华致辞表示,梅观土地整备项目对破除龙华空间瓶颈,加快打造都市核心区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多重复杂问题,各攻坚小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5+2”“白加黑”连续作战,仅用时25天就完成了项目全部签约补偿,比原计划提前22天完成任务,跑好了龙华“十四五”第一棒,创造了深圳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签约的新纪录。
雷卫华要求,下一步全区各街道各部门要以本次集中拆除行动为新的起点,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势如破竹全面打赢这场土地整备攻坚战,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当天拆除行动的主会场蔚冠五金厂位于福前路78号,土地面积20361.24㎡,于1月11日签订了补偿安置协议,厂区现已全部清空。当天集中拆除的7个工业厂区,共计拆除建筑物97栋,总占地面积100500平米,涉及58家租户,2600余人,全部具备安全拆除条件。
据悉,梅观土地整备项目采用“政府主导实施、利益统筹为主、国有企业运营、股份公司参与”的模式,是我市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深度合作共赢的一次先行探索。项目于2020年9月8日成立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2020年12月21日,梅观土地整备项目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揭牌,为圆满完成土地整备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12月26日,梅观土地整备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到2021年1月19日完成全部签约任务,再次创下“土整奇迹”的龙华区以优异成绩向深圳市委六届十八次全会献礼。
瞄准“数字龙华”使命,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刚刚闭幕的龙华区一届五次党代会提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必须明确战略路径,全面发力数字龙华建设,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大量的产业空间作支撑。
据悉,梅观走廊福城观澜地块项目整备完成后将释放产业用地及其配套用地达68万平方米,主要发展数字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及人工智能产业等,成为龙华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上一颗璀璨的空间宝石。
宏伟蓝图既定,但在高密度建成区上搞土地整备,难度不小,再加上梅观土地整备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多、被搬迁人权属复杂、利益诉求多样、中小企业众多、搬迁压力巨大。
梅观土地整备项目创新启动“大兵团作战”模式,通过构建高位统筹、全员参战的严密作战体系,举全区之力,奋力攻坚克难。项目由区委书记王卫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分管区领导任项目总指挥长,下设现场指挥部等8个工作组,从全区范围内严格挑选60名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务实担当的党员干部,全脱产组建20支党员干部入户签约小组,混编出动,以战为训、以训促战。正是这种举全区之力、三级联动的做法,形成了最大的合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项目签约工作启动以来,指挥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夙兴夜寐、凌晨签约已经成为工作常态,灯火通明成为办公室常景,发扬行军鞋精神、“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成了干部们的座右铭,涌现出了穿防护服进入隔离点找香港业主签约、颈椎病复发坚持工作、眼睛突发性失明仍不下火线等诸多先进典型。
“在签约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便千方百计往前赶、争主动,全面签约启动后更是你追我赶、全力攻坚,用时25天提前完成项目签约工作,我认为这个结果水到渠成。”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主要负责人认为,签约工作提前完成,有赖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以及各部门的全力配合。
接下来各攻坚小组将全面转向清租及腾空交房,切实保障被搬迁人高效、有序、安全搬迁,为全面拆除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