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现场|独特新闻视角给我的馈赠 ——从《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获广东新闻奖说起
2021-01-17 11:22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

获奖篇名: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

类      型:消息

作      者:苏海强

获奖单位:深圳商报

奖项名称: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获奖年份:2013年

2014 年 5 月公布的广东新闻奖评选结果大出人们意料,我的那篇题为《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的消息,竟然获评2013 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要知道, 这篇消息来源于一次由国家、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同题采访的新闻发布会。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事情要从那次新闻发布会说起。

2013 年 3 月 12 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为深圳第 100 万个商事主体颁发营业执照。当天,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除深圳本土的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外,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广东卫视、南方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全在邀请之列。

深圳商事主体达到 100 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间节点。因为就在此前十来天的 3 月 1 日,深圳市正式启动了令世人瞩目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作为此项改革的试点城市,深圳将为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为了写好这篇新闻,我曾数易其稿。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和现场采访获得的素材,我先是将第 100 万个商事主体诞生,以及 100 万个商事主体背后意味着什么——私企占到企业总量九成、企业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企业数居副省级城市之首等信息点,统统写在了一篇近 3000 字的稿件里,虽然信息量大,稿件也算扎实,但经过多次修改后,总觉得主题分散,而且里面数据太多,阅读起来很是吃力。

于是,我又将稿件分拆、改写成了一个包括三篇稿件的专题:一篇题为《深圳第 100 万个商事主体诞生》的消息,一篇述评《私营企业挺起深圳经济“脊梁”》, 一篇相关新闻《办理代码业务仅需半小时》。改完后, 报道条理更加清晰,主题更加突出。

然而,我还是觉得太平实。我以为,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但记者不同于史家,史家只忠实记录历史,并对历史做出评价,以期对“当代”有所借鉴。好的记者则不仅需要记录历史,而且需对事情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及预测,这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如何让这第 100 万个商事主体的形象更加鲜活?如何让人们透过这个数据看到其背后的事实?如何让人们透过这个数字看到未来的趋势?

最后,时任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一句话激活了我的思考。他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点燃人们的创新创业激情”。此前两年, 我曾多次与深圳市创投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先生交流过同样的话题:中国经济未来希望在于鼓励创业。

100 万个商事主体,即意味着至少有 100 万个创业者,深圳市已有至少 100 万个创业者!很快,我搜索到了当时深圳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1300 万。于是,这篇题为《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深圳成创新创业之都》的消息就这么出炉。

稿件见报当天,由于我跑线不久,与我尚不相识的徐友军通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办公室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后亲自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他认为, 在所有关于这一新闻的报道中,我的报道迥异于其他所有媒体,角度新颖、独特,而且首次叫响了深圳的又一张名片——创新创业之都,并对改革趋势作出了预判。兄弟媒体的跑线同行也当面或电话向我表示祝贺,他们认为,我的报道视角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一年后的结果显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来临。这证明了我的预判完全准确。

没有报不好的新闻只有找不好的角度

我在深圳商报从事经济新闻报道 15 年,回视自己这15 年走过的新闻之路,一个最大的体会是,在我的心里, 没有报不了的新闻,只有找不好的角度。我有这么一个自信,无论大小会议、大小活动,无论什么事件、什么人物, 只要是我去采访,就一定能写出点与众不同的动静来。

深圳商报经济新闻部的老同事们应该都有印象,我曾多次把政府、企业特刊写成了报社的好稿,让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主动转载这些特刊稿件。有稿件为证: 2011 年 7 月初,深圳市点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欲在深圳商报投放半版特刊,主题是该公司主投移动互联网领域并已成功投资 6 个移动互联网项目,但相关文字材料必须由我采写。在采访该公司董事长吴芳前,我了解到,从 2011 年年初起,互联网领域广告投入动辄以亿元计,融资案例数与金额一直雄踞当年各行业之首, 加上“优酷是中国的Youtube、钻石小鸟模仿‘蓝色尼罗河’、人人网为中国的Facebook”表现出的创新匮乏和山寨剧增,人们惊呼“第二波互联网泡沫来了”。

针对我根据这些背景的提问,该公司董事长吴芳的回答是,所谓“第二波互联网泡沫”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互联网产业不但没有泡沫,相反,互联网产业发展充满想象空间。8 月 1 日,深圳商报刊发了我采写的半版特刊《“第二波互联网泡沫”是个伪命题》,稿件的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手机已成人类身体器官、所有行业将被“一网打尽”、各路英雄争赶“网络盛宴”、欲做移动互联网投资“领头羊”。点石投资公司致力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并已成功投资 6 个移动互联网项目等内容,被我巧妙植入稿件第四个小标题当中。

见报当日,稿件不仅获得了报社当日好稿深受好评, 而且被包括新浪财经、搜狐财经、全景财经、中金在线、凤凰财经在内的 100 多家网站转载。更令人意外的是,2019 年 11 月的某天,我通过百度搜索相关信息时发现, 我最先提炼的“手机已成人体器官”的观点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大佬们纷纷引用的对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我要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内在逻辑。在采访中,了解所要采访新闻所处的宏观背景, 摸清其可能的内在发展逻辑,再以宏观视角俯视新闻本身,认准新闻本身在背景中的准确坐标,并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新闻主题,就是最准确的新闻视角。如果新闻主题还能运用自己善用的类比、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更加突显这个坐标,则其视角必定是属于自己的独特新闻视角。有了这个独特的新闻视角,这个世界上也就基本没有报不了或报不好的新闻。

做个专家型记者

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特新闻视角?

首先要做个痴人。2010 年至 2012 年 12 月, 我曾经负责采写风险投资新闻,而且仅此“一条线”。要知道,在我跑这条线之前,这根本算不上一条线。此前, 深圳商报负责这条线上新闻的曾有六位记者,除每年一度在深圳召开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能出几篇稿件外,几乎再无报道。但我不但凭此“生存”了三年,而且平均每个月都完成了报社规定的两个月以上的任务。其间, 我靠的就是以痴人精神练就的独特新闻视角。

此前,我是采写经济社会新闻的记者,采写的报道顶多算大众经济新闻。对于风险投资这种纯财经新闻来说,我最初的采写过程非常艰难。不怕人们笑话,我第一次采访深圳市创投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时,连高盛、摩根士丹利、黑石等这些国际顶级投资机构的名字都不知道各是哪几个字。采访中,本着“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的理念,在多次要他明确告诉我此类常识时, 他把我骂了一通。

从采写风险投资那天起,为了一篇一两千字的综述稿件,我不惜熬上一个通宵,不惜搜索、阅读一二十万字的相关材料,为的是将白天采访中所涉知识点、信息点一一落实,为的是弄清我所采写新闻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为的是找好报道角度、写出 “外行看得懂内行认为没说外行话”的报道。就这样,为一篇稿件熬一个通宵的痴笨做法基本维持着每周一至两次的频率,并坚持做了大半年的时间,尽管那时自己已是年届四十的老记者。当然,我的努力也没白费。《40 家风投争啃一根鸭脖》《资本大腕时兴“下乡务农”》《投早了成先烈投迟了成陪练》《风险投资纷纷“挂号”民营医院》《产业大佬纷纷踏足风险投资》《“第二波互联网泡沫”是个伪命题》等具有独特视角的原创报道纷纷出炉,成为各财经网站争相转载的对象。

其次更重要的是做个专家。有人说,记者就是个杂家,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三教九流,都要熟悉、了解, 并且要练就这样一种能力:在两三天之内能基本熟悉某个全新行业,并能写出常人看得懂内行看着没说外行话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是的,记者首先必须是杂家,但还必须把自己打造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否则,他的报道不可能会有独特的视角,他的报道永远只能是盲人手里摸到的大象的样子。

凭借《创投业既要“嫁姑娘”又要“娶媳妇”》《快速批量生产“华为”不是梦》等视角独特、网络转载量大的几篇专访,我彻底把王守仁打动。他不仅表达了和我合作出书的愿望,甚至寄望我成为至少像叶檀那样的财经评论家。2010 年年底,我请他帮我开出了一个有关风险投资的书目,涉及书籍十多本。

然而,就在我按照书目边啃书本边采写风险投资新闻的时候, 2012 年年底,我的工作有了调整,转而负责市场监管部门的新闻采写。到这时,我负责采写风险投资新闻刚好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里,我凭着自己的独特观察,为这个领域贡献了“下乡务农”“婴儿期企业”“天使机构化机构天使化”等关键词。尤其是“下乡务农”,成为一些以现代农业为投资方向的风投机构老总向人介绍自己的投资偏好时的口头禅。东方富海、创东方等风投机构的老总在后来见面时告诉我,他们公司要举办投资论坛想请王老(王守仁)出席、演讲时, 不知道我已不负责风投新闻采写的王守仁竟然明确对他们说,商报小苏如果不去报道,他就不会出席论坛。

从最初采访时骂我,到后来我不参与报道的论坛他就不出席,王守仁的这种转变,与全国媒体同题采访的新闻最终能获广东新闻一等奖一样,我想,这应该都是独特新闻视角给我的馈赠。

经典回看

 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突破 100 万户

 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


昨天上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福田分局注册大厅,副市长陈彪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把第 100 万个营业执照正副本颁发给了深圳市中智仿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突破 100 万户,按照深圳常住人口计算发现,平均每13 个深圳人中就有一个在创业,深圳已成名符其实的“创新创业之都”。


据了解,深圳投资者兴办实业一直比较活跃,全市商事主体多年来均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至 2013 年 2 月底,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累计已达到 99 万户,逼近百万大关。3 月 1 日,我市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后,仅第一周就新登记商事主体 6000 户,较 2012 年同期增长了 39.4%。3 月 11 日 18 时,深圳市中智仿真科技有限公司登记成功,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突破 100 万户。


目前,深圳商事主体中,企业有 49 万户,占商事主体总量的 49%,个体工商户有 51 万户,占 51%。按照最新统计数据,2012 年末,全市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常住人口 1300 万人,户籍人口 305 万人。如果按常住人口推算,深圳每 13 个人中有一个商事主体,每 26 个人开有一家公司;如果按户籍人口推算,每 3 个人开设了一个市场主体,每 6 个人开有一家公司。如此高比例的创业,实属全国罕见。


为鼓励创业,深圳不遗余力。2010 年,深圳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实施意见》,在拓宽登记条件、降低登记门槛、减轻企业登记成本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和优惠措施;2011-2012 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即来即办”、“大通关”、“外资登记全面上网”的登记服务措施,系列举措有效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资创业。


今年 3 月 1 日,深圳又在全国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我国市场主体准入制度进行大胆创新。新制度实施后,执照上不再记载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一般经营项目可以直接经营、需要许可审批的经营项目拿到营业执照后再去审批、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等。


徐友军表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点燃人们创新创业激情。“投资者申办企业更容易,经营范围更自由,可彻底放开手脚经营了。” 他预计,新制度实施前,深圳每年新增上市主体约 10 万个。新制度下,按目前态势,今年深圳商事主体或将增加 20 万个,全市商事主体累计将突破 120 万个。


(原载于 2013 年 3 月 13 日《深圳商报》)


专家评点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彭华新:


《13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是关于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策的一篇新闻消息。文章最大亮点在其标题,肩题是“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突破 100 万户”,标题为“13 个深圳人就有一个在创业”。


“100万”数字显示出深圳创业者的人数之多,“13个人就有一个在创业”同样巧妙地凸显出深圳创业者的人数之多,且这样的表述对读者来说更加具体可感。


导语部分,“监管局福田分局注册大厅,副市长陈彪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把第100万个营业执照正副本颁发给了深圳市中智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再现新闻发生的具体场景,使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导语部分是对标题的呼应,语言简练,拿出具体数据直接点明主题,“深圳已成名符其实的‘创新创业之都’”。


消息的主体部分逻辑清晰,按照“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结果和未来”的逻辑展开。其中,将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结果(深圳创业发展迅速)放在背景前面,将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放在前面,精确数字的引用,不仅给人以权威感,同时反复突出强调了深圳创业发展迅速的事实。


在论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的部分,作者写到 2010 年、2011-2012 年深圳为鼓励创业出台的政策,从历史的角度突出政府的努力。消息的结语部分,作者运用直接引语,表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会带来的良好结果。结语最后作者同样是用数字来直观说明未来趋势。整体来说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新 闻视角,以及大量数据的使用,不仅文章更加具体可感,而且更加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


编辑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