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发布了最新的2021年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策略报告认为,政策退潮稳中有序,经济动能虽落仍稳。展望2021年,疫苗落地后全球经济有望触底回升,国内经济将阶段性受益全球复苏共振。随着市场估值扩张难度进一步提升,高增长盈利弹性将有助于消化当下高估值。主动权益深耕细作、寻找细分赛道中具备高景气属性与竞争壁垒的能力将更为重要,进一步凸显主动权益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
回顾2020年中国经济表现,鹏华基金指出,一季度受疫情冲击,经济陷入衰退,实际和名义GDP增速均创下历史新低(单季度实际GDP-6.8%,名义-5.3%),经济供需两端均陷入较大困境。但随着疫情防控得力,4月开始经济逐步恢复,三季度实际GDP修复至+4.9%,名义GDP修复至+7.8%,结合四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来看,预计四季度GDP增速上升至6-6.5%水平。中国或将成为全球首个经济增长回正且回到潜在产出水平以上的主要经济体。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修复,微观工业企业盈利也快速修复,前瞻指标包括采购量、库存和价格指数显示企业经营活动持续活跃,制造业、建筑业与服务业PMI预期指数均维持高位。
通过分析市场中主动权益产品的回报来源,鹏华基金认为,2020年可视作2019年的进阶版,主动权益超额创历年新高,市场中α+β共存,但来自市场和部分行业系统性的β行情更占上风。2020年的市场风格是确定性与高景气“齐头并进”,低估值风格延续弱势,成长风格及盈利风格持续占优,取得显著超额收益。权益市场涨幅主要体现在估值层面的扩张,其中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商贸零售的涨幅几乎主要来自于估值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经历连续两年拔估值之后,A股估值当前已不在最佳性价比区间,盈利弹性获得溢价,高估值通过高增长盈利消化,资金寻求更优性价比,但随着海外资金流入仍将持续、居民资金入市的趋势不改,估值大幅下杀的风险仍然有限。
当前市场主流预期2021年经济表现前高后低,除基数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两个确定性变量带来的经济回落压力,一方面,银行信贷约束、企业债发行成本走高、财政回归正常化以及资管新规到期带来的社融回落;另一方面,三道红线与当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代表的地产去金融化趋势。基于集中于上述两个确定性变量对应的经济影响对2021年展望,鹏华基金认为经济下半年同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具备较强韧性,重点体现在制造业投资和可选消费的稳步复苏。而与此同时,受杠杆率再次攀升、债务风险加剧制约,国内政策端面临再次回收可能,去杠杆有可能重新回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视野。
基于上述分析研判,在后市的投资配置中,鹏华基金重点关注四个方向:第一是受益于海外主动补库存和国产替代深化的传统制造业,如通用/专用设备、电气设备、汽车;第二是景气持续高位、产能周期向上的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军工、工业机器人;第三是修复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良好的顺周期品种,包括供需共振带动行业景气上行,如部分化学品、油气设备、显示面板,以及随着疫苗逐步铺开,出行链消费服务修复加速,如酒店、高速公路、航空等;第四是港股高性价比更具投资吸引力,受益于中国经济领先全球开启修复,人民币资产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增强,同时港股的估值与经济情况有较高的相关性,在盈利修复期通常会看到估值的上行。
事实上,作为公募行业“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鹏华基金素有“基本面投资专家”之称,立足于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长期以来始终坚守“长期投资、稳利致远”的投资理念。具体而言,鹏华基金坚持研究发现价值,坚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坚持独立的价值判断。在多年的投研实践中,通过构建严谨、完整的投研体系,鹏华基金逐渐形成了可持续的基本面投研实力,力求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洞悉市场基本面变化,寻找符合产业和社会发展方向,且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最优投资标的,得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优秀的股票投资能力也获得权威认可,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近两年的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中,鹏华基金以旗下24只参评基金175.13%的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净值增长率,全市场排名4/109,在前20大非货公募基金公司中名列第1。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