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霜涂出“大头娃娃” ,选购婴幼儿护肤品如何避“坑”?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通讯员 张媛​
2021-01-14 23:27

近日,一条视频曝光一位5个月大的女宝宝疑似因使用某品牌抑菌霜后变成“大脸娃娃”,出现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现象,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热议。目前,福建漳州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此事件,并责令该涉事企业召回涉事产品。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针对激素类宝宝霜问题,深圳市消委会联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进行科学深入解读,共同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来源 漳州市卫健委官网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宝宝护肤产品按类别大致可分为“妆字号”“械备字号”以及“消字号”3类产品。据相关视频显示,此次涉事产品是一款“消字号”产品,被检出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那这些字号到底代表什么?又该如何区分?面对市面上众多婴幼儿护肤品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

深圳市消委会负责人介绍,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不管是“妆字号”还是“消字号”的产品,均不能宣称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妆字号”“械备字号”及“消字号”均不允许添加激素、抗生素、抗过敏药物等物质。

消费者可通过产品外包装上展示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区分不同字号的产品。正规的“妆字号”产品可当作皮肤日常护理产品使用。正规的“妆字号”和“消字号”产品并无治疗作用,无法代替药品。一般来说,正规的药品(国药准字号)都会标明具体成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不需要太担心。同时,“妆字号”和“械备字号”产品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网站

(https://www.nmpa.gov.cn//index.html  ),查询产品是否已通过备案。

▲宝宝护肤产品分类表

对于消费者关注度高的激素问题,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医生李祥子介绍,目前宝宝护肤产品中最常被检出的是糖皮质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就是其中一种。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以及多个临床学科的常用药,有很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是治疗很多病的良药。但长期、大剂量地滥用,也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如满月脸、多毛、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诱发痤疮、真菌感染等。此外,幼儿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性早熟、呼吸困难等重大副作用。

另一方面,李祥子提醒消费者要理性对待激素,不滥用也不恐惧。当宝宝皮肤出现轻微红斑、脱屑等较轻微症状时,可用一些保湿霜护理。当宝宝皮肤问题严重到需使用激素类药物时,不要把它想象成洪水猛兽而拒绝使用,但不建议自行购药,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编辑 庄思嘉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通讯员 张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