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老外的“中国年”充满深圳“双创味”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视频
2018-02-15 17:29
摘要

张贴春联、促膝深聊、分享美味……

张贴春联、促膝深聊、分享美味……由于工作关系,记者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在蛇口与一些外籍老友聚会,今年,记者结识了几位新朋友,他们都是外籍创业者中的“工作狂”,他们在深圳度过的 “中国年”可谓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双创味”,除了吃吃喝喝之外他们利用难得的春节假期谋划开春之后的新项目。

安戈洛·卡斯塔尼托和他的朋友们在压力管理课程。

“深呼一口气,想一想你最感恩的人,最感动的事……”记者见到安戈洛·卡斯塔尼托和他的朋友们正好赶上春节前他的最后一次课程,“双创”这个特有名词在卡斯塔尼托身上得以最好的诠释,“我喜欢尝试新事物,更喜欢创造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如果没有创意,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五年前,来自厄瓜多尔的卡斯塔尼托成为深圳一家再生能源公司的新成员,虽然工作生活都挺安逸,但骨子里不安份的他总感觉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儿时对音乐的热爱和曾经遭遇的一次健康危机令卡斯塔尼托萌生了创立“压力管理工作室”的念头,“到了深圳,我对创业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冲动, 希望将我的爱好与帮助更多人舒缓心情,排解压力结合起来,我把自己的新职业定位成音乐治疗师。”

在蛇口的外籍人士共享美味。

德国工程师约翰·博克经常往返于深圳和德国之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环保主义者,他关注每一个可能减少“碳足迹”的新动向,共享单车、微信支付是博克最乐于向家乡的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很多外国人都说春节像西方的圣诞节,但在博克心目中,中国的春节创造了一场场头脑风暴式的聚会,与平时没有时间见面的朋友相聚提供了很多机会,而他的很多奇思妙想也是在这样的场合产生并付诸实践的, “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各种表达与感恩总是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珍贵。我的家乡这时候总是冰天雪地,而深圳不仅气候温暖,更重要的是很暖心,可以和深圳的老友们团聚。”

归乡的情,团聚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每每提起深圳,克莱普总是用“回到”,而不是用“来到”。春节到了,美国人迈克·克莱普照例又回到深圳的“家”准备“过年”。克莱普已经记不清这是他在深圳过的第几次春节了,他早已把深圳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过年”的浓浓人情味和欢乐气氛犹如一块磁石深深吸引着他。 生长在美国北部伊利诺伊州的克莱普20多前年来到深圳大学担任外籍教师,退休以后他便开始周游列国的生活,但每到冬天,他就会回到温暖的深圳和他昔日的学生们相约相聚,组织大家一起骑行郊游,以最“绿色”的方式庆祝春节。如今,他们好似家人一般亲切,即使一年没有见面,但也时常通过邮件或微信保持联络。

安戈洛·卡斯塔尼托视频翻译:大家好,我是安戈洛·卡斯塔尼托,在中国春节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心得:在中国9年的经历非常精彩,我喜欢这里。我们都经历过起落,这就是生活。有时候需要放慢节奏,休息一下深呼吸,拥抱你们美丽的祖国,拥抱家人!祝福大家新年快乐!永远不要忘记:珍惜和平,拥有力量!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