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80后和90后仅差几岁,两个群体的人却呈现出不同的婚姻状态。
记者从东莞市厚街镇社会事务局获悉,2017年该镇婚姻数据显示,“90后”忙着喜结连理,“85后”成离婚主力军。
结婚年龄明显向后推迟
据厚街镇社会事务局婚姻数据统计,2017年,该镇417对新人踏入婚姻殿堂,172对夫妇离婚。同时,镇社会事务局办理补领结婚证138对、补领离婚证25对。
“与往年相比,厚街镇结婚人数呈下降趋势。”有关人员分析,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随着东莞市婚姻登记场所的增多与服务受众范围的扩大,市婚姻登记中心、松山湖婚姻登记处等均可为符合结婚条件的新人提供婚姻登记服务,所以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厚街人选择到其他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
从结婚年龄上来看,近年,厚街年轻人越来越晚婚。以2017年为例,在喜结连理的834人中,302人结婚年龄在26岁-30岁,约占结婚总人数的36.2%。相较以前,结婚年龄明显向后推迟。另外,在26岁-30岁中,再婚人数达23人。
一成外省人嫁或娶本地人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跨省联姻在厚街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越来越多的厚街人打破地域、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等壁垒,随心所向,选择心怡的人作终生伴侣。2017年,在834位新人中,双方为大陆居民且一方为省外户籍的新人约占总结婚人数的11.4%,即省外户籍的95人左右嫁到厚街或迎娶了本地新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外省精英”深受本地姑娘的青睐。近年,不少外省人经过多年的打拼,不少已经在厚街或东莞其他镇街购买了房产或者创办了企业,自然也受到本地姑娘的青睐,纷纷选择与之携手终生。“在厚街工作、生活的外地男士很能吃苦,勤奋又有责任感、上进心,只要两人心心相应,地域不是问题。”成为东北媳妇的厚街人小林表示,她已结婚多年,到目前婚姻挺美满,她很幸福。
个别人“争着”“急着”离婚
当“90后”年轻人纷纷携手迈进婚姻殿堂的时候,个别“82后”至“86后”厚街人则挣扎着冲出婚姻的“牢笼”。2017年,该镇离婚夫妇年龄集中在31岁-35岁,约占离婚总人数的25.3%,离婚人数与往年持平。
在镇社会事务局、镇妇联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离婚不再像过去那样,“羞于提起、讳莫如深”,甚至个别人“争着”“急着”离婚。这其中既有本地户籍者,也有外地务工人员,有的人因手续不齐、无法在厚街办理离婚手续而向妇联“求助”。
离婚原因多以性格不合为主,当然也不排除婚内出轨、“方针性”离婚等原因。有关人士分析,现代婚姻更多的是靠情感、文明等纽带来凝集夫妻,但现在的年轻人,多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感受,强调个人情感的诉求,从而将婚姻的品德束缚放置一边,缺乏对婚姻的宽容与奉献精神,在婚姻中缺乏担当与责任感。“现在离婚手续简便了,不用向有关部门或单位打申请,不用担心外界的压力与看法,从而年轻一代对婚姻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变得草率了。”有关人士表示。
从离婚年龄上来看,离婚夫妇的年龄涵盖了多个年龄层,从20岁到60岁均有。个别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前来办理离婚手续,为他们二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划上句号,在人生暮年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另外,在离婚夫妇中,一方为省外户籍的约占总离婚人数的8.1%。“随着双方激情的消退,跨省婚姻要学会求同存异,多体谅多包容,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融化或减小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地域文化与语言等带来的差异,否则这些差异将成为漫长婚姻生活中意见分歧与摩擦的源头。”有关人士表示。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