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2日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互致贺电,祝贺中意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意两国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项目合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将有力提升两国利用航天技术对地球电磁环境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地震预警、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方高度重视中意关系,愿同意方一道努力,加强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马塔雷拉在贺电中表示,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两国重要合作成就,体现了双方在科研领域的坚实伙伴关系。意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读特新闻+】
2月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甘肃酒泉2月2日电 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张衡一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国家民用航天科研试验卫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
“‘张衡一号’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将开展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的监测,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说,作为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周峰总监表示,“张衡一号”具有多载荷集成、高精度定标等特点,载有高精度磁强计、等离子体分析仪、高能粒子探测器等8种有效载荷。此外,卫星所载的意大利高能粒子探测器,将与中方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互为补充联合探测。
“张衡一号”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张衡一号’创造了多项国内‘首次’——首次实现低地球轨道卫星高精度电磁洁净度控制,弥补了我国天基科学探测领域发展的短板;首次实现在轨精确磁场探测,卫星装载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载荷,有望获取宝贵的全球地磁场数据。”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申旭辉说。
据介绍,“张衡一号”将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天基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张衡一号”每5天实现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访。根据相关发展规划,后续卫星正加速立项,“张衡二号”卫星有望于2020年发射。
此次任务搭载发射了“少年星一号”等六颗国内外微小卫星。
“少年星一号”微小卫星源于10多万中小学生的创意和梦想,是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所有建有卫星测控分站的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均可使用“少年星一号”数据开展航天科普教育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