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经过10年发掘,已出土文物21000余件套、标本2600件。考古人员将在2018年完成对船上所有货物的发掘工作。在“南海一号”出水10周年之际,2018年1月29日,肯德基携手国家博物馆,举办“国宝耀中华”系列文化活动,在深圳公益宣传推广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南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
该活动还邀请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在深圳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进行了“秘色青瓷背后的故事,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讲座,郭学雷向观众讲述了“南海一号”从打捞发掘、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资料整理之“秘辛”,现场气氛热烈。该讲座勾起了观众极大的好奇心。郭学雷还就瓷器与宋人的社会生活与观众展开互动讨论,称宋代文化成就前迈汉唐,后启明清,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南海一号”出水十周年,学术研究尚未完全展开
2007年4月,“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正式启动,12月27日成功实现整体打捞。2007年12月28日,“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至今已10年过去。10年来,除了阳江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及各地陆续举办的“南海一号”相关文物展,关于“南海一号”的重大研究发现,人们听到的似乎并不多。对此,郭学雷的解释是,这与沉船考古的特殊性有关。
沉船考古,在中国考古界非常新鲜。“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方案更是世界上首创。从打捞到保护到修建“水晶宫”,其间遇到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从海里打捞上来,船上大量的货物需要做泡水脱盐处理,相当费时。”郭学雷说,“沉船进入水晶宫,有一段时间水里的汞含量严重超标,有安全隐患,须闭馆解决。类似的问题在不断地出现、处理和解决中。”
这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时间。“不是大家想的,捞起来盘点文物,学术研究,发表成果那么简单。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郭学雷说。据悉,目前“南海I号”的考古报告还处于资料整理阶段,且尚未全部完成。最新发布是《“南海一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发掘》。学术研究工作亦未没有全方位展开。“单就船上的瓷器而言,目前还处于窑口判定的阶段,更深一步的研究还没有。”
截至目前,“南海一号”已经发掘提取文物超过了200吨。最新的发现是,除了大量的陶瓷之外,还有重要的金器和银锭。这些金器不是汉族风格,而是伊斯兰风格,工艺也很特殊。另外,还有漆器,工艺精湛的剔犀漆器。
宋青瓷再掀高峰,“南海一号”外销珍品
此次肯德基携手国家博物馆举办“国宝耀中华”系列文化活动,获得十七件国宝形象使用的官方授权,在全国公益性地宣传国宝,望这些历史瑰宝不再只是沉默地存在于教科书上和博物馆之中,而是能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人对话,在潜移默化中,让国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历史。
深圳场“国宝耀中华”活动的主角——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就出自“南海一号”。该盘口径18.3,足径5.7,高4.3厘米,浅腹,整体设计呈菊瓣造型,里外满施青绿釉,圈足底裹釉,足内露胎。釉色莹润丰厚。有“千峰翠色”、“如玉似冰”的神韵。为宣传这件国宝,肯德基中心书城店摇身一变,成为“国宝主题餐厅”,不仅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的形象和文字说明随处可见,现场同时还展出清代广彩开光人物纹瓶、明代青花缠枝花卉纹瓶、清代青花五彩开光人物纹罐3件外销瓷,展现不同年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面貌。
郭学雷介绍说,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宋代时发展至鼎盛,宋代龙泉窑瓷器多生产日用品,工艺精湛、极富盛名,成为当时主要的海外贸易瓷品种。青瓷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瓷种之一,在唐、五代时期,越窑所烧青瓷就“秋水澄”的美誉,闻名天下。至宋,龙泉青瓷又达到了一个历史性高峰。
“南宋龙泉窑,虽不是官窑,但也给宫廷烧瓷。在南宋外销瓷中,龙泉窑青瓷地位很高。”郭学雷还爆料说,“其实在南海I号上,量最大的瓷器是福建德化窑。当时德化窑就是一个山寨文化的聚集地,工艺低劣,大量仿制景德镇的青白瓷。而龙泉窑产量比福建窑比少得多,其艺术性不可同日而语。”宋人爱青瓷,这与宋代的文人审美有关。郭学雷说,孔子曾言,君子比德于玉。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瓷温润如玉,宋人自将其高看一等。
简约不简单,宋代“文人审美”登峰造极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正是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宋代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在古文、诗、词、书法、绘画、小说、戏剧等各个领域都是奇峰突起,宋文、宋诗、宋词、宋书、宋画、宋塑、宋话本、宋杂剧、宋南戏等都成为光耀中国文艺史的专有名词。宋代文艺的总体成就前迈汉唐,后启明清,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郭学雷补充说:“宋代的瓷器审美以及整个审美体系,受儒家、理学的影响很大。比如,像龙泉窑,就讲究,大道至简,温润如玉。”
而在宋之后,元朝,蒙古人来了,对汉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冲击。“元朝的外来文化体系,把宋代的程朱理学打乱了。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出现了新的器物,如元青花。而到明代,又恢复了汉族文化。明代的审美是在追求宋代的东西,在往回找。”郭学雷说,“当然明代也继承了元的东西,但是原来元朝比较弱的东西,又开始复苏了。比如,单色釉,青瓷之类。”
谈到宋瓷和宋代社会生活,郭学雷表示,南宋生活瓷于茶密切相关,如建窑的茶盏等。“大量的器物跟茶、酒相关,还有花器、香器。瓷器美化生活,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宋瓷审美,是典型汉文化的审美。宋瓷在造型上与古为新。一件器物可能是商周造型,但在功能上体现的是现在(宋代)的生活。”郭学雷说。活动当日,在中心书城肯德基“国宝主题餐厅”,还现场还原了一处宋代饮宴“茶席”,身着宋服的小朋友还朗诵了宋词,如此“穿越”的场景,让现场观众玩心大发,纷纷拿起“宋词”线装书拍照留影。观众张小姐表示,如此活化历史,真切体验宋朝之美,自豪感油然而生。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