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我在岗,请祖国放心!”

晶报记者 李灿彬 通讯员 陈琪
2021-01-03 12:03
摘要

40年的情怀初心不改

在深港相连的罗湖桥畔,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移民管理警察,他们迎着朝阳整装待发,他们披星戴月奋战一线,哪怕是新年节日,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捍卫着祖国与口岸的安全,在罗湖口岸的一线岗位上、在支援深圳湾口岸的浩荡队伍里,在社区防疫的阵地前,这群民警们用真诚和汗水书写着责任,用无私和奉献诠释着使命与担当,用青春和无悔让五星红旗在国门一线高高飘扬,他们就是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们。

40年的情怀初心不改

梁机,1979年入伍的边检老兵,从战士到干部,从科长到民警,从警40余年,经历12次岗位调整,无论身份岗位怎么变,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始终没有变。

元旦早上天没亮,洗漱完毕的老梁就准备出门上班了,穿着睡衣的儿子一边揉着眼睛替父亲拿过警服,一边劝他说:“爸,这个月您就要退休了,还这么搏命干嘛呀?”老梁望着儿子生气地说:“退休和责任是两回事,很快我就要脱下这身警服退休了,我珍惜最后职业生涯中的每分每秒。”这位在罗湖桥头守卫着国旗和国门一辈子的老党员,与年青民警一样早出晚归、准时到岗。老梁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任劳任怨的作风,让民警们也深受感动,他的言行又仿佛是一根无形的接力棒,在民警中悄悄地传递着,并感动激励着民警们不断前行。

共筑旅客平安的回家路

杨玲玲是深圳边检总站的士兵转改招录民警,目前在罗湖边检站基层执勤队工作。元旦期间,正好轮到她参与支援深圳湾口岸的轮勤工作。由于近日深圳降温,早上的寒风特别冷,但作为民警中的一份子,她与其他民警们一样早早的就起了床,准备集结后赶往深圳湾口岸支援。上岗执勤前,杨玲玲特意给江西老家的母亲打去电话问候新年,因为她知道只要换上那身防护服,一上午再要脱下来就不容易了,基本上也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和打电话回去。她更不敢告诉妈妈,她身处的岗位就是与旅客密切接触的深圳湾口岸,她怕妈妈会担心自己的安全。但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她更多的是把责任担在肩上,把担忧放在心里,杨玲玲说:“今年已经是我在边防口岸度过的第五个元旦了,虽然在节假日也非常想念家人,但看着身边无私奉献的党员,望着‘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们,我希望像他们一样,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彰显不一样的风采,我更愿意和他们一起共筑旅客平安的回家路”。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态度逆行而上,不仅表现出听党指挥、敢打硬战的优良作风,还突显了国门一线的巾帼风采!

当执勤成为一种习惯

又是一年元旦,民警江伟文习惯性走进执勤场地,当他打开办公室门的一瞬间,执勤民警们用诧异的眼神望着他问:“江哥,你今天上午没有班啊,怎么又跑过来了?”江伟文笑呵呵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是吗,咱们已经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了,既然来了就和大伙儿一起上吧!”江伟文的话是那么自然,民警们也习以为常。

江伟文1989年参加工作,今年已经是他工作的第32个年头了。虽然江伟文是队里的老同志,然而他的工作劲头却不输年轻人。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多次与海关工作人员协作,参与疑似症状旅客的处理,主动承担了防疫风险最高的检查工作,凸显出疫情面前、党员不退的崇高品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在罗湖边检站还有很多这样普通又可敬的民警,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但他们怀揣着守卫祖国的赤子之心,倾诉着对祖国、对那身藏青蓝警服的热爱,用恪尽职守书写忠诚本色,以奋进汇聚磅礴力量,用无私奉献维护着国门的安全,不断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刘春雨

(作者:晶报记者 李灿彬 通讯员 陈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