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让立法会百分百为市民服务
香港经济导报社
2020-12-27 15:41

▲何君尧说,立法会未来一年工作非常繁重,但对现时能够扫除阻碍感到高兴,让立法会可以100%为香港市民服务。(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何洁霞 摄影)

记者日前访问了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相约这位近年备受争议和风头甚劲的政坛人物做专访可说一波三折,约定了时间改了三次,记者到立法会他的办公室做访问,正好他在立法会开会,记者等了约一个小时才可和他做专访。访问他有说不完的话题,真是一大乐事。何君尧不畏人言,不惧是非,不怕抹黑,不理打压,披荆斩棘,誓与揽炒反对派抗争,在访问中他流露出以龙的传人为傲,是一位颜色鲜明、敢言的议员。

没有揽炒派搞乱 议会运作更畅顺

何君尧生于1962年,香港新界屯门原居民,祖籍广东,具有香港大学专业法律文凭,曾获新加坡、英格兰及威尔斯执业律师资格,1988年成为香港高等法院执业律师,是何君柱律师楼资深合伙人,曾任香港律师会会长。他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任新界屯门乐翠区议员,2016年首次当选为香港立法会新界西选区议员至今。

记者问何议员对泛民议员总辞有何意见,他笑说,没有揽炒派的搞乱,议会运作畅顺很多。

何君尧称,DQ四位行为可恶的议员资格是合理的,公职人员就职后如作出违反誓言行为,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而泛民在复会一个月内不断于内容简单的法桉中拉布,极不称职,现在他们总辞,有利议会运作。

他又重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合乎情、理、法,他更批评15名民主派议员提出总辞,他们做法不智、不可取,断送服务市民的机会。人大是最高的司法机关,属最高的权力架构,香港特区政府必须要依从其决定,又强调有关决定在宪制、法理及伦理上有稳健基础。他认为,人大今次决定将过去一直困扰香港社会的问题拨乱反正,这令立法会的运作重上轨道。

他又指,立法会未来一年工作非常繁重,但对现时能够扫除阻碍感到高兴,让立法会可以100%为香港市民服务。他更强调,选民投票给议员并非希望他“搞乱香港”、与中央对抗,甚至“搞港独”。

他更笑对记者说,刚刚的会议,就是自由党主席张宇人提出动议,要求政府输入非本地培训医生,终获建制全力支持通过。何君尧指,输入医生是关乎香港民生问题,若有人企图阻止政府,绝不会放过他。

他称,不应将审批医生执业权力交予医委会,“中间有人阻住你(政府)嘅,我一脚踢咗去大西洋”。对于有意见认为引入海外医生言语不通问题,他反驳说:“(病人)病咗昏迷都唔使沟通啦!”

至于会否希望政府在未来一年就“23条立法”?何君尧指出,能够为香港做的事都希望能够做,但他指亦有所限制,例如需要社会凝聚共识;又指若政府有心就23条立法,三个月可以完成。他又期望,本港能够在明年元旦日与内地重新通关,并尽快恢复本港经济。

会努力做好主席一职

何君尧于10月30日,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经过三次会议后,以21票当选主席。记者问他成为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未来有何大计?何君尧说,自己只是建制派中的一个“小小华安”,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未来一定会学习,他又笑言自己的诚信、领导力都比揽炒派的人强。

何君尧强调,会把握机会学习资讯科技事务,又表示,自己以前当选环保事务委员会主席时,亦对环保议题了解不深,但过去4年用功工作,有实质成绩及有建树,“比起许多议员空泛叫喊,我是来得实在。”

他续说,未来会在广播事务方面衡工量值,不会浪费纳税人金钱,并认为现时应集中协助营办商推行5G网络和电子货币支付平台的基础建设。

在香港电台的问题上,他指港台的制度运行多年,现时情况非常不理想,理应作出改变,并建议港台及新闻处两个部门互相相容,纳入同一个政策局下。

他更说,会鞠躬尽瘁完成主席的工作,强调目前5G发展迅速,最重要是集中力量协助营办商推行5G网络、智慧城巿及资讯保安等。

▲何君尧在议会上就政府工作提出质询

湾区机会处处 香港要做好桥樑

何君尧表示,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十四五”规划将重点着墨推动粤港澳高水准合作,融入大湾区发展是香港重要机遇。香港作为内地连接国际的核心桥樑,注定有更大作为:可以和深圳合作带动湾区走向创新驱动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融入“双循环”战略可以加强对“一带一路”所产生的辐射效应。

“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在产业分工上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共荣的体系,珠三角每次转型升级,对香港而言都是巨大的机遇。香港应主动参与,共同把大湾区建设好。”他表示。

他继续说,“十四五”规划是围绕“双循环”发展,因此“十四五”期间,香港应该重点把握三大发展机遇。其一,在国内大循环中,香港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香港应该乘势而上,进一步融入祖国发展大局,深化与湾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与协调。其二,香港是内地连接国际最核心的桥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然能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作为。而且深圳作为科技创新重地,其与香港在“双循环”中的积极互动,也将带动大湾区在“十四五”期间走向创新驱动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三,“双循环”是一个内涵很广的大概念。这一战略可以对东南亚乃至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辐射效应。而香港又是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所以在“十四五”期间,香港在这方面的枢纽作用将越来越关键。

港深合作 相得益彰

记者问及深港合作的情况,他指出,碍于香港在科研、科技发展的投资欠佳,在国际科技专利申请的表现亦逊色,致使香港未能跻身全球20大最佳创科城市之列,所以香港必须想方设法吸引高科技业的投资、研究及发展人才。

不过香港因有多间优秀的大学,于人才集中上得分甚高,然而,在高科技业务的就业率不足,原因是香港的金融、专业服务及法律界别一向较成功,在香港在吸引外国投资高科技业及企业融资方面表现理想,但在科研、发展及专利申请上的表现则未如理想。相反,深圳于专利申请上排名全球第二,香港若要追上创科发展,香港必须与深圳合作,增加研究发展,将有助改善香港创科能力。

何君尧强调,港深必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几十年前,深圳依靠“三来一补”模式发展,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深圳承接香港甚至是世界的生产转移,成为世界工厂。随后深圳不断创新转型,发展金融业,香港在金融方面有很多良好经验,深圳就可以借鉴;如今,深圳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也非常突出,在这方面,香港则可以向深圳学习。

他说:“两地合作主要集中在金融和高新科技方面,香港虽然人多地少,但仍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我们由来以久的金融服务业,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深圳则拥有专业人才、高科技还有强大生产力,这是深圳的优势。而现在的合作更加多元化和更加紧密了。而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港深两地人员的流动,特别是人才的互相输送。在疫情之前,深港两地每天的通关人数达数十万人,很多香港人更是在深圳安了家。”

他认为,双方的优势完全可以互补,未来香港应该进一步发挥好“金融中心”角色,香港提供资金,深圳提供技术和人才,通过合作启动深港两地甚至是整个大湾区的发展,从而实现1+1>2。

谈及年青人发展方面,他说,对香港而言,封闭就是死港,开放才有生机。他更直言,港深合作,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为香港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可以促进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为香港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缔造和谐香港。

他强调,这样既可以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又可以为他们提供购房“上车”的机会,破解港青的居住难题。在合作发展中,香港要勇于“担当”,而且要致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发展。

何君尧说,港深两地政府都不用担心如何推动两地年轻人交流和合作,两地政府只需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工作便可以了,例如现在交通畅顺了,高铁、港珠澳大桥先后通车;通关也优化了,通关时间大大缩短;还有一些居住政策的放宽与保障等,都在不断优化当中。有了良好的环境,年轻人的交流和合作自然就会增多,年轻人是很聪明的,他们懂得到更广阔的天地寻找机遇。

编辑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