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的铿锵足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年

读特记者 甘霖
2018-01-14 08:54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坐标尤其独特。这一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五周年。

时光无言,静静流淌。

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坐标尤其独特。这一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五周年。

一年来,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在新征程勇当尖兵,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打造全面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深圳标杆”。

一年来,按照中央、省的决策部署,深圳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在特区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以更大的战略格局、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强的责任担当,高位求进、实干争先,扎实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狠抓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强基等“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改革开放创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18年元旦,媒体公布了深圳市财税年终结算会议传出的好消息:

经初步统计,2017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624亿元,首次突破8600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5292.4亿元,增长11.1%;地方级收入3331.6亿元,同口径增长10.1%。

对深圳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行解读,改革、开放、创新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一年来,深圳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强区放权”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

通过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实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8条”,开展企业困难帮扶行动,为企业降成本超过1300亿元。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深圳商事主体增至300多万家,居全国城市首位;新增本土世界500强企业2家,累计达到7家。

一年来,深圳开放不止步。国际植物学大会烙上不可磨灭的“深圳印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近20%,深港合作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

前海,那片“袖珍海”,变化尤为引入瞩目。前海,已经从一片“荒滩涂”变成万众瞩目的“聚宝盆”,世界500强中有200多家落户前海,“前海速度”彰显着中国自信,蕴含着世界机遇。

一年来,深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创新“十大行动计划”,3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挂牌成立,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通过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6条”等举措,深圳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近32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3%。

文明建设不停步,民生事业迈大步

“一座城市的努力,每个市民的荣耀”,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这条标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城市综合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已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2017年,深圳第五次戴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熠熠生辉的桂冠。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深圳,文明建设不停步。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频共振”,引领着新时代的城市风尚。

正是在2017年的一年间,深圳发布实施首份“城市文化菜单”,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活动,3部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同时,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深圳企业获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大奖数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

“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让市民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7年,深圳把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用于民生,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持续发力,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近3200亿元,增长超过32%;110多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一年来,深圳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筹)招收首批本科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批开展本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提升,罗湖医联体建设等4项医改举措入选全国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住房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新建筹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超过10万套。

环境治理成效显,城市越来越美丽

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除保留少部分非纯电动车作为应急运力外,深圳率先实现全市专营公交车辆全部纯电动化。

2017年年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个实现公交全面纯电动化的城市。

公交车100%纯电动化,让深圳的PM2.5年均浓度多年稳居国内特大城市最好水平;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更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精彩缩影和例证。

2017年,深圳出台实施“1+9”整改方案,坚决完成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硬任务,2013年后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新增的违建全部拆除或处置完毕。

这一年,深圳全面推行“河长制”,新增污水管网2009公里;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按期完成,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坪山河等河流水质稳步改善。

环境更美丽了,城市,让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2017年的一年间,深圳编制了面向2035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初步成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轨道交通四期5条线路获批,龙华有轨电车开通运营。新开通的国际航线,让深圳和世界没有距离。

一年间,深圳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全市拆除消化违法建筑超过2300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综合治理等城市管理十大突出短板治理攻坚行动,有效治理了“脏乱差”问题。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甘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