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完成了总体整治工程量的16%。”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EPC总承包商中电建水环境技术治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介绍说。
在茅洲河松岗街道碧头社区段,河对岸是东莞市,河的这一边是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片巨大工地。这里在今年3月15日之前还是一片烂泥塘和垃圾堆,而今已经建成全省最大的一个底泥处理厂——茅洲河1号底泥处理厂,该处理厂目前进入调试阶段,每天处理量为水下方量15000立方米,预计8月底正式投入运行。
未来,宝安流域将会有3个类似这样的底泥处理厂,将为河道黑臭水体处理发挥巨大作用。记者在茅洲河1号底泥处理厂现场看到,茅洲河河道下的底泥被作业船搅吸上来,再经过输泥管道送到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成分被提取出来,继续作为建筑或治水使用的材料,对污染物则进行分离舍弃,处理后的干净水体再次排入茅洲河。
接下来,宝安区将全面加强跟踪、协调、督办,加快推进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综合整治,项目第三方管家和中电建将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消除黑臭水体、水质指标基本达到五类水,再补充完善一批污水分散处理、黑臭水体水质提升工程等有针对性的项目。
28个子项目进场施工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15年8月开始项目策划,12月完成前期招标准备。2016年2月,经公开招标,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了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总投资152亿元,涉及河流治理、污水管网等6大类工程46个子项目。
采用EPC总承包的方式,即是突破传统治水思路,以“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方式体现,将宝安区范围内112平方公里的茅洲河流域的一条干流、18条支流作为一个系统,46个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工程,开展系统性全流域治理,最终实现茅洲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和人水和谐共生。
宝安区环保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借助大型央企人才、技术、经验、资金等优势,采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建设模式,在茅洲河流域实行“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有效解决传统项目零敲细打、审批周期偏长、责任主体缺失等问题。
对“大兵团作战“的好处,中电建水环境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有利于发挥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跑步进场”。
目前,46个子项目有28个进场施工,正在开展施工围挡、绿化迁移、道路开挖、管线迁改、河道清淤等工作。按照计划安排,6月底前39个子项目完成施工蓝图并动工,其余7个景观恢复、涝点整治等项目将视工程进度逐步开工。
宝安区成立17个专项工作小组
2015年8月,宝安区将原来的治水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由区长任总指挥的治水提质指挥部,统一加强力量,同时大胆打破常规,创新治水理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茅洲河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好局。
今年2月3日,宝安区与中国电建集团在市委举办项目签约仪式,拉开了茅洲河治理大会战的序幕。为确保项目如期推进,宝安区专门出台《宝安区加快推进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成立17个专项工作小组,由区相关部门“一把手”担任小组长,实行包干责任制,统筹推进综合统筹、征地拆迁、资金保障、建设服务、规划用地等工作。
结合宝安区正在大力推进的“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将茅洲河流域征地拆迁作为全区26个重点拆迁项目的首要任务全力推进。
宝安区还建立四大协调机制,包括:设计协调机制,通过项目技术协调例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管线迁改联络机制,成立管线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解决该项目管线保护、迁改及应急抢修等相关问题;问题处理机制,即时收集茅洲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协调解决;工程例会机制,建立了茅洲河工程工程管理例会制度,固定每周召开一次。
技术标准高 工作机制新
虽然茅洲河治理难度大、治理时间紧迫,但宝安区依然提出了较高的技术标准;面对时间紧迫的现实问题,宝安区也对一些工作机制进行创新,以加快工作流程,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宝安区环保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的治理原则:“标本兼顾、污涝兼顾、集散兼顾、治管兼顾”。即通过分散与集中处理结合实现水环境优良,通过洪、潮、涝共同治理实现水安全保障,通过多水源配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底泥清淤、引配水、挡潮闸等多元化手段实现水生态修复,通过挖掘南粤文化和茅洲河滨河工业文化提升水文化,通过产业创新升级、滨水景观营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发展水经济。
在工作机制方面,今年以来,宝安区进行了大胆创新:
采取“五控制一把关”,确保工程投资可控。“五控”即控投资规模、控建设规模、控支付额度、控最终规模、全过程控制;“一把关”即由市水务主管部门进行技术把关。
畅通绿色通道,为工程建设提供“全天候”“VIP”服务,扫清障碍。制定项目简化审批工作方案,各审批单位提前介入、联合办公、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缩30%。采取提前备案方式,及时开展评估督导、测绘监理,加快征地拆迁进度。
在传统聘请施工监理的基础上,聘请全过程造价咨询和检测、监测单位,采取1+1+4管理模式(政府+施工单位+监理、检测、造价咨询、监测),还引入第三方工程管家,对项目全程跟踪管理,确保项目高效有序运转。
治标更需治本,宝安区专门出台《宝安区茅洲河流域环境综合监管工作方案(2016-2017年)》,实施流域限批、重污染企业淘汰、正流清源、天网监控、铁腕执法、环保自律等六大行动,着力打造“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流域环境综合监管执法体系。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