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进有中央空调的公共空间,会倍感凉爽舒适。中央空调系统一直被认为建筑物通风制冷的最佳选择,主宰着楼宇中空气的新陈代谢,被称为“建筑物之肺”。然而,大多市民不会想到:有不少中央空调使用多年却从来没有清洗过。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央空调清洗行业了解到:由于该行业入行门槛低,写字楼及工厂中央空调缺乏监管,空调清洗难以保证,人们在污浊的空气下生活和工作,危及身体健康。
图片为中央空调风管藏污纳垢的情景
写字楼空调清洗率低
陈小姐在深圳中心区一栋高层写字楼工作已经10年了。陈小姐说,这些年间,没见大楼的中央空调清洁过,空气中总有一股污浊的酸馊味,在办公室里,她经常感到胸闷,有时实在受不了,只好跑到卫生间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因为那里窗户可以打开。陈小姐说,她曾到物业管理处投诉,希望他们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清洗,但对方对此不以为然。
这种现象在深圳不罕见。 深圳闹市有一家商场的中央空调多年没有清洗过,顾客投诉称:中央空调出口飘黑灰,这才给商场负责人敲响了警钟,马上请来专业清洗公司。空调风管每洗2米,蛇皮袋就要装上2到3袋垃圾,其中还有一只死老鼠。
中央空调风管掏出死老鼠
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理事、深圳海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晓辉证实,据协会相关统计,政府部门对中央空调的清洁较重视,但深圳工厂类清洗率不高,写字楼清洗率最低。原因是负责管理写字楼的物业公司不愿意为这笔费用买单。有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称,业主交的物业管理费和建筑物本体维修基金,要用在别的地方,剩下的钱不够付清洗费用。如果要组织大厦内的业主和租户共同出资的话,说服工作比繁琐、难做。
哪些地区对清洗中央空调较重视?据业内人士称,对中央空调清理最积极的单位集中在龙华新区、龙岗区。近年来深圳重视中央空调清洗有医院,包括市儿童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包括地铁、少年宫、图书馆等;此外还有深圳的五星级酒店及商超,如茂业、金光华等商家都会定期对中央空调进行清洗。
低价揽客现“三米工程”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空调行业入行的门槛很低,造成整个行业鱼目混珠。
有一些皮包公司为揽活儿,会请人把网站包装得美仑美奂,让顾客误以为是很有实力的大公司,其实只不过是只有老板一个人有活就随意找人的“草台班子”。 皮包公司找的临时工,虽然干活时工资单价高,但是平时无需给他们发固定工资,也没有培训等费用,因此管理成本较低。在招揽中央空调清洗工程时,他们会开出超低价,一些不明就里的顾客往往会被低价吸引。这些小公司抱着能捞一笔算一笔的态度,品牌意识较差,因此清洗质量较低。有一些小公司在清洁中央空调管道时,只清洗出口和进口三米范围内的管道,更深层次的管道就不闻不问了,以此欺骗不懂行的客人。中央空调清洗行业戏称此类清洗工程为“三米工程”。
“无底线的‘价格战’导致行业混乱。”据深圳市裕康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黄玉标董事长介绍,清洗中央空调风管的价格,按照目前市场价,约为每平方米25元左右。包括了训练有素的工人工资、深入清洁管道的机器人设备费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洗剂费用等。但皮包公司竟敢开出数元钱超低价格抢生意。最终,所推出的“三米工程”,达不到清洁效果,甚至因使用劣质清洁剂还倒让空气质量更糟糕。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内已获得该行业协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ABC等级能力推荐”的企业有60家,其中深圳13 家;获得省疾控中心审批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资质的企业共 35 家,其中深圳6家。由于面临皮包公司的恶性竞争,这些企业生存维艰,最好的,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其他的,随时面临倒闭。
图为工人在清洗中央空调作业时的情景
系统管理制度待建立
卫生部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下发已多年,规定中央空调每两年应清洗一次。卫生部发布的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推荐性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强调了中央空调的消毒工作,对中央空调清洁的各项指标有了更严谨的解释。主要有清洗消毒的操作规范、消毒药剂的要求、对专业公司要求等内容。但这些规定在深圳几成一纸空文。
“法规有了,监管也有了,但是监管范围不够大。”中央空调清洗行业人士称,目前行业由卫生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管,从2014年开始基本对深圳市公共场所进行了一遍的检查,但由于还有非常多的楼宇,例如写字楼、工厂等不属于“公共场所”范畴,故行政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管。行业人士建议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状况,写字楼也是个重灾区,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另外,行业的清洗资质目前大都是由协会进行管理,希望政府职能部门也能发放含金量高的等级证书,规范行业。
如何对能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中央空调清洗制度?深圳诺亚基环保科技董事长陈远桐说,政府职能部门需规范清洗企业,并对其项目进行抽样检测,启动年检程序,清扫“野鸡”企业;对人员密集的场所空气品质进行定期监管,减少疾病流行。
编辑 实习生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