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福田会堂举行福田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新闻发布会。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庆元、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权益维护部部长常冬鹏以及志愿者代表向媒体介绍了福田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的具体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媒体提出的相关问题。发布会由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龚龙主持。
刘庆元围绕福田区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良好基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建设管理四个方面经验和三大工作成效,详细介绍了福田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建设情况。
一是福田区具有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传统优势:首先,福田退役军人有组织、亮身份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意识在全市处于前列。其次,福田退役军人群体大,有3.32万名退役军人,约占全市1/3。第三,组织发动措施得当、行动迅速。
二是着力从四个方面提升了福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质:把党建贯穿志愿服务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志愿服务基础,把技能培训作为志愿服务保障,把荣誉激励作为志愿服务驱动。
三是为更好地开展退役军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强化了退役军人群体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了退役军人群体良好的社会形象,探索了退役军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新的发展路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今年疫情防控中,主动到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严格把关各项防控措施,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获益良多。”福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宋申绍讲述道。
“我15岁特招入伍当新兵,这次参与疫情防控又是一名新兵,从最初的服从安排到主动去想办法服务,虽然也辛苦,但看到社区人员更加和谐,帮助他人自己也收获了幸福,感到特别温馨。”福田区红星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张雨欣在发布会上也详细谈了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开展各项保障工作的感想和感触。
福田区红星志愿工作为什么能在全市开展的轰轰烈烈?常冬鹏作为从成立到现在都在跟踪志愿工作的联络人,对志愿服务工作感情很深,他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深圳的大爱精神,有志愿服务基础和环境;三是军人的特有战斗力和家国使命担当精神;四是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都是退役军人,有很好的奉献情怀;五是召集了一批强有力的骨干志愿者,大家对义务奉献非常理解、支持。
福田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在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的领导下,红星志愿者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中彰显担当、冲锋陷阵。在社会治理和全域治理中,红星志愿服务队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福田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红星力量”,得到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市民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截至12月17日,福田区申请加入红星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超过1800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3000小时。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