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脚印丈量登山平安路,七娘山义警日行7公里劝导“任性”游客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廖欣 文/图
2020-12-17 13:00

七娘山是深圳第二高峰,山势险峻,云海穿梭,深受广大“驴友”喜爱。然而,每年发生在七娘山的遇险求助警情也不少。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险情的发生是因游客“任性”而为。自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下称地质公园)成立以来,一支身着迷彩服的护林员队伍便活跃在七娘山上。他们后来又加入大鹏义警队伍,一如既往劝导或救助“任性”游客。近日,深圳特区报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丈量这条平安路。

△义警在七娘山通往大雁顶方向劝返游客

驻守在深圳海拔最高处的群防群治力量

沿主峰科考线登顶七娘山观景平台,许多游客会发现,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屋子。这间屋子用石头砌成,呈半开放状态,雪白的墙壁在高山草甸中显得很突兀。走近时,几名身着“大鹏义警”马甲的护林员从屋内走到路口,挥一挥手说:“到这里就没路了,请原路返回。”

地质公园管理队督查巡查分队应急班班长郑冰林告诉记者,屋后方向通往大雁顶,但沿线十几公里的岔路均未开发,即使是专业的户外探险爱好者也可能体力不支。“我们驻扎在这里,就是防止游客误闯。”郑冰林说,他们也偶尔遇到不听劝的游客,“只能耐心劝说,慢慢耗下去,坚决不放行。”在他担任护林员四年多的时间里,从未“放过”一个游客。     

屋内还放着四名护林员的登山包,旁边还有水和干粮,是他们一早从山下背来凑合午饭的。山顶海拔高、风力大,护林员还都带着一件棉衣。该处没水没电,手机信号也不好,郑冰林说,他们要在附近驻守一天,直到七娘山16时封山。大约到了15时,他们逐步清场,护送游客下山,不落一人。据记者测算,这样一天下来,郑冰林和队员人均跋涉约7公里。

不少“驴友”很惊讶地表示,义警在深圳山顶并不多见,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七娘山还有义警,并称他们是驻守在深圳海拔最高处的群防群治力量。

△护林员(义警)在七娘山顶巡逻

山地救援行动常常发生在深夜

跟随地质公园管理队新大管理站班长吴惠翔的步伐,七娘山沿线的灭火器、储水箱一一从丛林深处被“挖掘”出来。据吴惠翔介绍,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他们班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护林防火,防火设施要定期检查。矗立在山林中的一个个圆柱形储水箱,地下均无管道,而需吴惠翔及队员要从山下把40多斤的水泵背上来,逐个抽水存储。吴惠翔说,新大管理站和应急班等各组队员都还要参与山地救援。原来,即使地质公园采取闭合巡查方式织密防护网,但因七娘山地形复杂、游客多,游客迷路或被困等意外仍未杜绝。

2018年11月18日下午,一男性游客在七娘山白石崖拍照不慎滑坠。吴惠翔及队员联合其他部门,紧急搜救10小时,找到已无生命体征的坠崖男子已是19日凌晨2时。同日傍晚,遇难者遗体被运上崖顶,临近21时才转运下山,整个过程持续20多个小时。今年6月3日临近封山时间,一名截肢游客体力不支,下山艰难。护林员拿着手电、食物,用担架将其抬下山,抵达山脚已是22点。吴惠翔说,救援行动常发生在深夜,他们要找方位、镰刀开路、抬担架,协助大鹏警方、南澳森林消防中队等部门救援。

△吴惠翔在检查消防设施

2019年7月,地质公园管理队部分队员被纳入大鹏公安分局南澳派出所义警队伍,并定期参加由派出所组织开展的队伍正规化及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培训。该队副队长邓安鼎推动组建的无人机辅助救援保障小队,取得了不错成效。据统计,大鹏警方今年以来共处置76宗山地救援警情,救援202人,其中发生在地质公园(含七娘山)的险情占比大,义警已成七娘山群防群治不可或缺的力量。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廖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