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淘宝县”,广东已有22个!

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南轩 文/图
2017-12-29 17:07
摘要

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广东农联电商执行董事李华强认为,近年来,以牛肉丸为代表的汕头农特产品畅销网络,究其根本原因是汕头农特产品具备浓郁的地方特色、较好的网货营销基础。

12月29日下午,“2017广东县域电商大会”在广东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阿里研究院等国内众多知名电商专家,在会上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转型、特色小镇和农特产品新零售等进行专题探讨,并对汕头市龙湖区、潮南区和澄海区的电商产业进行了调研。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盛振中还公布了《广东省县域电子商务数据报告(2016-2017)》。该报告指出,2017年广东省“亿元淘宝县”已多达22个,粤北地区也实现了“亿元淘宝县”零突破,这些县域都有着特色产业集群,如普宁服装、惠东鞋业、四会玉器和廉江小家电等。

盛振中介绍称,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在阿里零售平台上,粤东西北各区县的产品,平均销往超过285个地级城市,其中,普宁市的产品销往超过320个地级城市;在扶贫减贫方面,广东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网店销售额超过120亿元,普宁家居服、五华肉丸、饶平宝斗饼销往全国市场,产业发展起来,带动多样的就业机会,帮助部贫困人囗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17广东县域电商大会的东道主之一的汕头外砂镇,已是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淘宝镇。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外砂镇目前遍布有上万家淘宝店,从事毛织产业2万多人,占镇劳动力的50%;拥有电脑编织机10000多台,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成规模的毛织服装企业有11家,仓储物流企业16家。外砂镇传统产业具有的优势和创新意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委书记杨培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子商务,不仅重构了外砂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砂乡土社会的重构。如今的外砂镇村民们都忙着发展产业,村居稳定,村民幸福感在逐步提升。“事实证明,发展农村电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杨培斌如是说。

【读特新闻+】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CARD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郭红东教授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但人才、产品(货)和系统不配套问题制约着“互联网+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环境、做实产业、培育新人、拓宽通道、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和壮大主体成为推进“互联网+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罗震东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激发了乡村多元的就业机遇,在村、镇层面推动了本地就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非农化跃迁,使得电商发育的乡村不仅成为本地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成为外来专业技术人群的集聚地。“电商发展,让乡村变得更加城镇化。”罗震东如是说。

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广东农联电商执行董事李华强认为,近年来,以牛肉丸为代表的汕头农特产品畅销网络,究其根本原因是汕头农特产品具备浓郁的地方特色、较好的网货营销基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给汕头农特产品的进一步走向全国带来更大的机会,但提前是要做好产品标准化、价值化等的运营提升工作。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南轩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