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第三届清华会讲在深圳大学城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大变局与新动能——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主题,展开多领域交叉的高层次精彩发言和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韩启德院士等7名院士与资深教授,多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来自SK集团、腾讯、华为、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与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届清华会讲由清华大学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协办。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深圳市副市长聂新平,SK集团首席副会长崔再源,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向波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部分线下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通过视频方式致辞,表达了对第三届清华会讲成功召开的祝贺以及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感谢。他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正在同时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转型。历史经验证明,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重塑世界格局,都会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共同讨论“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这一重大主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深圳副市长聂新平在开幕式上致辞
深圳副市长聂新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第三届清华会讲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清华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并希望专家围绕主题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多提宝贵意见。
SK集团首席副会长崔再源先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疫情肆虐带来的冲击给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带来了突出的不确定性。在当今科学技术引领未来的时代背景下,举办此次大变局与新动能为主题的清华会讲,意义非常深刻。他希望清华会讲能够成为专家学者们分享智慧、碰撞思想、追求真理的平台,通过清华大学高水平的理工科优势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致辞
赵沁平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科学家精神是大变局时代新动能的灵魂。从事科学和教育研究的工作者要坚信自然和社会发展存在科学真理,坚持对科学真理不懈追求,用理性引导客观洞察、冷静思索、脚踏实地,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只问是非,不计个人利害”的国家栋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清华会讲学术委员会主席胡显章教授主持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他表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科技文明进步史,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文明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使得科技变革具有全方位、总体性革命的特点,这场革命形成巨大的新动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崛起,使人类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历史性变迁,而当前这场大疫情则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
韩启德院士谈“科学技术与全民健康--从何处发力?”
韩启德院士在发言中表示,科学革命催生现代医学,但经济、教育、生活环境与个人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医学干预。要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不应将希望都寄托在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疗服务提供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该注重让相对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金陵教授谈“科技的进步与医学的使命”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系原系主任唐金陵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发现和干预人体内微小的异常,病人既不知道异常的存在,也感受不到去掉异常的好处,这就使医学脱离了“对病人病痛回应”的初衷,使医学可能发生异化,成为医患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也为商业利益打开了大门。医学是有温度的,但科技只是工具,本身并没有目的,是人赋予了它们使命,为医学带来进步。
薛澜教授谈“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下的科技创新治理”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薛澜教授则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入手,剖析了几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飞跃的同时所产生的公共治理难题,进而指出:我们应当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所必然伴生的“科技创新治理问题”做好准备。
据介绍,接下来,中外专家学者、顶尖技术研发团队以及知名企业管理人还将就“第三次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新材料革命与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芯片技术改变世界及其研发与产业化”“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等议题展开精彩发言和深入研讨。希望通过“会讲”这种历史悠久的学术研讨活动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中各领域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难题贡献学识与思想,为身处“大变局”之中的世界探索一条共赢合作、和平发展之路。
见习编辑 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