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江畔论剑,谋发展觅新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今开幕

广州日报 叶碧君
2020-12-10 07:25
摘要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10日上午,由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广州日报社主办的“2020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广报中心拉开帷幕

岁末迎新,珠江南畔,大咖论剑。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10日上午,由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广州日报社主办的“2020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广报中心拉开帷幕。

峰会以“双城联动双循环促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有关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全国知名经济学家,来自金融、汽车、地产、医药、食品等不同领域的杰出企业代表等200多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

同期,还将重磅揭晓“2020年广州日报金质金融服务品牌金融机构”“2020年广东金融力量护航六稳六保杰出贡献团队”“2020年大湾区促进经济发展标杆企业”“2020年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民营企业”等多个奖项。

  

广报中心

广州经济持续向好

创造辉煌勇当排头兵

今年前十个月,广州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多个经济指标实现年内首次转正,高新技术产品保持强劲增势,经济新动能不断增强。广州市统计局局长赖志鸿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广州经济形势将持续向好、稳中有升,争取为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多做贡献。

近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十四五”即将开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州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

乘势而上,起而行之。

广州日报社主办“2020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广州市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全国知名经济学家和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站在广深“双城联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发展空间及双城“比翼双飞”的具体方向,探讨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相互促进,以期加快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谷任表示,在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形势下,如何总结过去四年成功经验,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把脉广州经济内生动力,更好地为广州高质量发展之路谋划方向,在此背景下广州日报主办的本次峰会具有重要意义。

多场主题论坛

引燃头脑风暴

“双城联动”、畅通双循环,这是一次关于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为了抢抓这一新机遇,广东从上至下已研究制定出系统政策,探索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法,着力打通市场、产业、经济社会循环,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探讨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与机遇,活动现场还邀请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进行主题发言。同时举办两场主题沙龙活动。

本次峰会还设置主论坛及圆桌论坛环节。

  

琶洲西区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在主论坛上,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领导致辞发言,总结2020年以来广州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对“十四五”开局的期盼。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带来主题发言,主题分别是《“十四五”规划拓展大湾区发展空间》和《发挥优势创新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另外,还举办主题为《浇灌实体经济,金融活水如何畅通“双循环”助推新经济发展》和《拥抱新经济共探广深联动新思路》的圆桌论坛。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寿广州市分公司、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碧桂园、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不同领域的负责人,现场进行观点碰撞。

广州日报创刊68周年

知名企业鼎力支持

12月1日,广州日报迎来了创刊68周年庆。作为融合传播力位居全国地方党报第一的新型主流媒体,这次峰会的举办,也体现了广州日报的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广州日报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的融媒体平台,着力构建“新闻+服务”的运营模式,将广州日报打造成为全国具有强大实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人民网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广州日报融合传播力居全国报纸第五名、地方报纸第一名。

  

夜幕下的广报中心璀璨生辉

本次峰会得到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包括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商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寿保险广州市分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广东公司、恒大集团、腾讯公司、碧桂园集团广清区域、阿里巴巴、京东以及雪松控股等。

【把脉支招】

峰会召开前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对各大政府部门、企业的一把手、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等进行专访,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以下是他们的精彩观点:

广州市商务局局长洪谦

广州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贸易的城市之一,具备融入“双循环”的强大基础,有能力担当“门户”与“枢纽”的角色。去年,广州与RCEP成员国间进出口总额347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4%,来自RCEP成员国的实际使用外资18.7亿美元、占比26%。千年商都静水流深,抢抓RCEP机遇正逢其时。

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浩钿

创新机制、创造宽松环境、善用资本市场将成为未来国资系统改革的三大抓手。目前改革已到了深水区,很多改革事项不容易推进,需要有新的系统作为支撑,比如在机制上,未来需要发挥好国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能够让他们在治理完善、充分授权的条件下,有更宽松的环境,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更大的担当作为。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

2021年广州第三产业恢复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同时,广州还要承接部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新基建项目,再加上部分粤港澳项目的启动,都能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RCEP协定也是广州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商的新契机。目前广州跨境电商总体规模全国第一,更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

提升消费、拉动内需同样也是广州“十四五”开局的发力点。具体来说,要提高消费便利性,提高消费意愿及能力,这不是短期的措施,而是未来三五年要发力的方向。具体包括增加居民收入、发放社会福利等。

扩大投资需求在于实业投资尤其是制造业,广州要更重视做大做强制造业。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湛

新发展格局下,广州和深圳“双城联动”须树立大湾区“区域一盘棋”思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引领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双区驱动”带来的将是区域合作的深化、要素流动的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

广州、深圳如何“双城联动”?建议政企协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广深政府应积极与科技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政务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政务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开发,政企共同打造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未来,“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将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

编辑 陈冬云

(作者:叶碧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