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区卫生健康局邀请深圳市急救中心的导师,在马田街道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初级救护员专题培训班,吸引了该街道和各社区共2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
为推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和使用,马田街道借力市急救中心和光明区卫健局的支持,通过举办初级救护员培训班,提高机关单位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级救护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的急救普及率不到1%,深圳市的急救普及率刚刚突破3%。在授课过程中,主讲导师强调,当意外发生时,心脏骤停最佳救援时间是4分钟以内,俗称“黄金4分钟”。
据了解,当天的培训,由深圳市急救中心派出的专业导师牵头主讲,并配备数名急救经验丰富的辅训师做技术辅导。该课程以视频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解和现场实操训练为辅,分为心肺复苏、急救四步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成人及婴儿异物卡喉、包扎、紧急翻身等几个部分。
在实操演练部分,参训人员专心观看老师示范,并积极配合互动和现场模拟操作。课程结束后,有109名参训学员进行了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了“初级救护员”证书。
“如果人人都能学会应急处理的方式,就能为挽救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某部门参与培训的人员表示,“初级救护员的培训干货满满,收获丰富,大大地提升了我们基层工作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让我们受益匪浅!”
全民急救普及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悉,今年深圳市急救中心为马田街道安装配置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9台。“只有不断加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和使用,才能真正发挥这些配置的作用,为我们自救互救赢得更多的黄金时间。”马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开展专业的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会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不断壮大职工志愿者救护员队伍,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