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 | 小区电梯事故为何频发?

记者 林捷兴
2016-06-30 02:27
摘要

一方面人工成本逐年增长,一方面电梯维保费用却越来越少,无法保证电梯零部件的保养更新

本期话题

近期多起小区电梯事故让市民越发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深圳经过30多年发展,很多楼宇的电梯逐渐老龄化,近几年深圳一直重视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目前深圳电梯总量约13万台,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到2015年底有10284台,这类电梯在小区的有5951台。

不过本期论坛上嘉宾指出,老旧电梯不等于就一定事故多发,关键在于零部件的更新和日常维护。然而现实中,一方面人工成本逐年增长,一方面电梯维保费用却越来越少,无法保证电梯零部件的保养更新。“羊毛出在羊身上”导致老旧电梯问题不断,嘉宾呼吁小区业主们赶紧当家作主,在选用电梯维保服务等问题上积极作为。

论坛上嘉宾也指出,目前有70%的电梯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其中多数事故发生在电梯门处。日常中人们对电梯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盲区,嘉宾表示,“电梯困人”其实可能是电梯运行异常时的一个保护状态。

DSC_4375

主持人: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嘉宾:曾 迈 深圳市人大代表

张少标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

刘 政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房屋安全与物业处调研员

范国振 福田区南天一花园业委会主任、业主代表

李志东 长城物业集团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李树勇 蒂森电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131984105

老旧电梯就一定事故多发吗?

深圳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电梯有1万多台,最近接连发生多起由电梯引发的小区纠纷,网友非常关注是不是电梯老龄了就一定会出故障,必须要更换?为什么会事故频发?

张少标:这个不能完全划等号,在欧洲、美国使用100年以上的电梯都有,所以不存在整个电梯报废的概念,只是一些关键部件需要更新。至于电梯事故,如果按法定概念,要造成重伤及以上,按这标准深圳的电梯事故不多,但公众的体验是另一回事。比如5月份媒体在15天内报道了8起电梯困人或者溜梯的事件,市民都认为是事故。从公众角度来说事故确实多,其一是深圳基数大,二是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没有到位,还有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刘政:深圳城市建设这么多年,好多楼龄已经有二三十年,老旧小区电梯发生故障率是比以前高了。不过可能由于大家对电梯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清楚。人被困电梯里面会害怕,毕竟是悬空的。另外,老旧电梯并不一定就肯定坏,电梯更换起来成本大也不科学,关键还是一些关键部件要及时更新、要及时维护保养。

“电梯维保费用越来越少,不出事故才怪”

刘政:电梯故障多发还有一个就是电梯维保单位服务问题,以前一台电梯的维保费用一个月是1000多块钱,现在可能是500多,这笔费用并不够包含电梯的部件更新、更换。这里面也反映了业主对小区公共设备管理的责任问题。

范国振:现在有的小区入伙没几年,电梯也出问题。我认为第一是质量问题,第二是维保问题,第三是使用问题。十几年前电梯维保是2000元,最近几年变成1000元,现在变成500元,不出事故才怪呢!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在于业主要当家,现在电梯维保公司由物业公司去选,而物业费十几年不涨了,怎么可能选到好的维保。电梯关系到我们生命,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完全交给物业公司,业主要自己做主。

李志东:我个人认为,第一,以前深圳的电梯是进口的,存在一个使用年限较长、零部件缺失的情况,导致更新换代之后没有零件替换,只能找一些替代品,导致故障发生。第二,这么多年人工成本上涨,最低工资从当时610元到现在2000元多,但是物业费标准不见涨。第三,电梯维保技术人员的专业人才缺失。再一个就是维保费用,当年维保费用2000元可以进行一个电梯全面检修,现在可能也就是1000元左右,低的可能500、400块钱的也有。

李树勇:一分价钱一分货,现在由于有一些该当家作主的没有行使权力,可能你使用的维保服务就不是你想选择的。

nQbUbj2

“业主不能只管自家一亩三分地”

曾迈:目前电梯质量监管以及老旧电梯的维修保养,很大一块是业主自己不作为。我们往往只会提意见说质量不行了、物管不行了,但真正要业主参与决策时,比如专项维修基金的动用,这时候反而没有作为,甚至有的小区业委会还没有成立起来。

张少标:如果电梯是由我作主时没问题,但当“我的电梯”变成“我们的电梯”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很难达成共识。

刘政:单一业主时很好决策,一旦几百、上千个业主,要想达成共识,就必须要建立业主组织。现在物业管理体制叫“业主自治+专业服务+政府监管”,体制没问题,关键是不落地。小区电梯是小区的公共部分,是分摊在房价里的,业主有共有产权,只不过这个产权不能分割,产权是你的,管理权是你的,管理责任义务也有你的。

范国振我说句得罪的人的话,业主们都是中产阶级,可是小农意识非常强。现在电梯一出问题就问政府,请问你们家电视机坏了,是不是也要问政府?罗湖一个小区电梯坏了叫我帮忙想办法,因为业主们不肯出钱,我建议他们把坏了的电梯停掉,迫使业主当家作主,表决动不动本体维修基金,很快就解决了。

张少标:电梯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所以政府介入,但政府介入是有边界的。政府提供的只是一个兜底。比如电梯困人了,有严重隐患,可以贴封条,如果有违法行为,可以罚10万,但是如果是电梯钢丝绳要换,不可能让政府出。

范国振:你花100万元买一套房子,家里套内面积连50万都不到,所以别只管自己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业主不要老是对物业费抠门,保洁员工资从以前600元涨到现在2000多元,羊毛出在羊身上。

【电梯安全讨论】

常识缺失,改变“中国式乘电梯”行为

网友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中国式乘电梯”。网友提到在商场里看小孩逆着电梯往下滑,还有网友谈到一直不间断按电梯,再有比如超载,每次都要等电梯“抗议”半天,才有人不乐意走出电梯。现实中可能有些是因为人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电梯不安全。

李树勇:这类行为日常是扶梯的居多,不少小孩、老人乘梯的方法没有及时掌握,导致血淋淋事故。再就是垂直电梯扒门这个事情,实际上不仅是在自杀,而且可能对其他乘客造成危害。

张少标:有调查显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包括电梯事故),至少有70%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比如2014年9月的事故,一女孩跟男朋友吵架,在电梯层门处拉扯,电梯门被外力冲击导致下端滚轮脱轨,女的从11楼坠落至4楼轿厢顶部。这个案例本身也说明一个问题,电梯门不是防盗门,这个门不能撞。

李树勇几乎所有产生问题的地方都是在电梯门口。当电梯这个地方出现状况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切菜刀,血肉之躯是绝对敌不过钢铁的,这是生命攸关的问题。

电梯安全指引

 

“电梯困人”或是保护状态, 扒电梯门是“自杀”

很多人谈到坐电梯时,电梯停了,门关着非常害怕。前阵子有部电视剧就有类似剧情,网友问“电梯停了、空气变稀薄人会昏迷”是真的吗?该如何应对?

张少标:首先,电梯困人更多时候是一个自我保护状态。垂直电梯有一个安全回路,检测电梯异常会自动关停,轿厢里面是安全的,空气稀薄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电梯有上万个机电部件,随时可能会发生故障,我们被困在电梯里要依规申请救援。

李树勇:困人是一个结果,但这是一个保护状态,而且被困的时候绝对保证空气流量,这是有国标保证的。之前成都有人做了个实验,在观光电梯一次性把几根钢丝绳全部剪断,电梯并不会掉下去,当然这是在正常使用前提下,如果有故障了,没有去检查,没有及时更新,就有风险。

编辑 Darren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