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发布:深圳拥有208万志愿者位居榜首

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岳青
2020-12-03 16:51
摘要

2020年度地市指数由深圳夺冠,深圳从30年前出现首个义工组织至今,深圳不到1400万常住人口中有208万志愿者。

12月3日上午,“一起来 粤有爱”——广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暨大湾区志愿服务合作项目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主办,由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据了解,为摸清我省志愿服务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独立客观的测评机制,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围绕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团体)、志愿服务时长、志愿服务活动数等四个维度,以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i志愿”系统)以及广东志愿服务数据交互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开发了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和测量标准。

该指数将率先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发展的科学客观的加权指标测评体系,为推动各地各领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省志愿者联合会还专门开发了H5微信小程序将于近期公布,可查询地市、高校(省部属)志愿服务指数排行榜以及注册志愿者个人专属志愿服务数据报告。

发布会上公布2020年度广东(“i志愿”系统)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排名前三地市和高校。

2020年度地市指数由深圳夺冠,深圳从30年前出现首个义工组织至今,深圳不到1400万常住人口中有208万志愿者。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全市有注册志愿者208万,占常住人口的15.5%;志愿者的人员构成多元,在校学生约占18.8%,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士占26.3%,企业员工占33.1%,其他社会人士占21.8%;团体志愿组织1.1万个,年均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960万人次。此外,广州、韶关位居全省21个地市排行榜第二、第三。

在省部属高校当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位居高校排行榜第一,该校在校学生注册志愿者中有记录的比例超过80%。该校多语言志愿服务队,组织超过15000名师生深入国家重点工作前线、贫困农村和基层社区,发挥自身外语专业优势,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一百万小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组建多支战疫翻译分队,穿上防护服,在“珠三角”各地配合入境防疫翻译,守护“国门”第一线。此外,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位居省部属高校排行榜第二、第三。

【读特新闻 +】

广东志愿服务事业整体发展水平领跑全国

作为中国现代志愿服务的策源地之一,广东全省实名登记注册志愿者达1311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达12.6万个,累计提供服务时长超6亿,平均每10个广东人就有1个实名注册的志愿者。特别是近2年平均每年新增志愿者超过200万,每年新增志愿服务时长近2亿小时。最先在国内打造全省志愿服务一张网(i志愿”系统),成为当前全国志愿服务领域数据标准最严格、最透明、产品体系最完整的平台,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国内领先。

编辑 范锦桦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岳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