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监测预警!龙岗区探索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管新模式

​ 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王域之 刘文杰 文/图
2020-11-26 21:53
摘要

据悉,目前该街道已对15栋居民楼安装该系统,纳管电动自行车428辆。楼道违规停放现象基本杜绝,入户充电现象大大减少。

记者日前从龙岗区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龙岗区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难题”,以龙城街道嶂背社区为试点,依托电动自行车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探索创新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

据了解,龙城街道辖区电动自行车保有辆约3.6万台,已建设投入使用充电设施1500余台,提供1.3万个充电接口,基本满足辖区居民充电需求,但电动自行车(电池)违规进楼入户现象仍时有发生。为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违规进楼入户停放(充电)难题,今年以来,该街道创新举措,运用“电动自行车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全天候、无间断动态监测预警。

▲ 整改后

该系统由“电子信息芯片+电子围栏系统”组成,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安装电子信息芯片,车主扫描芯片“二维码”即可完成实名登记建立信息化档案。同时,在楼栋出入口安装远距离电子围栏,一旦有电动自行车(电池)进入限定区域,该系统将自动感应并发出语音安全提示。此外,该系统还可及时向车主及楼栋管理员推送违规信息,时刻紧盯车主不敢“越雷池半步”。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管理信息平台还可对纳管车辆信息、违规入户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精准统计,特别对屡次违规的车主和未履行管理义务的楼栋管理员(业主)进行约谈、警示教育,并将其纳入晚间夜查行动重点监管对象及相应降低其出租屋分类分级的安全等级。

通过“物防+技防”智慧监控,不仅节省人力,还改变了以往依靠“扫楼”清理为主的“人防”模式,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对电动自行车相关信息及活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为建设充电设施、停放点提供参考依据。

据悉,目前该街道已对15栋居民楼安装该系统,纳管电动自行车428辆。运行两个星期以来,监测、劝阻电动自行车、电池违规进入行为65次,楼道违规停放现象基本杜绝,入户充电现象大大减少。

接下来,该区将持续优化电动自行车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的运用,引导车主规范停车充电,切实防范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发生。

编辑 彭健雄

(作者:​ 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王域之 刘文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