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近年来,福田区为加快建设
具有湾区特色、国际水平的文化教育中心
一以贯之推动各项优质资源
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倾斜
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高品质教育
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地块
最大的投入都用在教育上
在福田
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学校!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
华富中学
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是福田的教育理念,也是华富中学始终坚持的教育方向。作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华富中学以“立德树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扎实开展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华自诗书、富于进取”的校训,积极进取、大胆探索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校园体育课程改革、创新性体育活动在华富中学开花结果,学校对“如何上好体育课”有了更多创新性尝试。从新生入学前的运动衔接指导,到“一日四段”校园运动,再到有针对性的三年训练计划……华富中学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让热爱运动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同时,学校大胆引进AI体育课程,老师可实时掌握每位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因材施教,让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安全。
打造智慧体育课堂
推进体育教学变革
在大家的印象中,“口哨+秒表”是体育老师的“标配”。而在华富中学,体育老师仅用一个iPad就能监测到学生体育课上的各种身体数据。参与检测的学生只需佩戴智能手环,iPad就能实时记录学生的心率、运动步数、消耗卡路里等多项数据。
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是福田教育不变的底色。近年来,福田在课堂改革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华富中学是大胆的先行者、积极的行动者、踏实的实干者。“有了科技助力,这让我们的教学组织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安全。”体育老师王俊璎介绍,通过运动数据采集学生体育课数据,体育教学更加精准,解决传统体育教学难题,实现体育教学精细化管理。
此外,由福田区统一推出的“体能天天练程序”,成为解决学生在家体质提升的锻炼平台,实现可视化的体育锻炼和有效的监督打卡机制有机结合。今年暑假,学校各年级学生每天通过小程序进行体育锻炼,全校打卡率达到80%,跃居福田区学校前列。
结合技术与数据,华富中学借助小程序打造智慧体育课堂,改变了家庭体育锻炼固有的形态与形式,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体育锻炼讲究科学。有了专业指导,即使在家也能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华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王萍介绍。
以疫情为契机实现变革
线上课堂丰富教学场景
今年5月,深圳市中小学校陆续返校上课。返校后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要如何开展,如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运动安全,成为全国中小学面临的难题。
全市返校第二周,华富中学即代表深圳市向全国展示疫情下的体育课堂,承办了“深圳市体育与健康学科在线教学研讨及观摩活动”。学生们在操场上率先脱下口罩,跑动起来,尽享运动的快乐,省内外1.3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线参与了活动研讨。
这次观摩活动既体现了华富中学在校园防疫措施上作出的努力,也向全深圳展示了学校师生们的健康体魄和自信。
学生在家上网课期间,华富中学选择将体育课从操场搬到了网上,有效保障学生每天保持必要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2月17日下午4时10分,学校第一节线上体育课正式开始了。没有操场也不见老师,眼前只有手机和电脑。学生们怀着别样的心情,走进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课堂。
通过屏幕,学生们跟着视频运动起来。据介绍,学生根据每周家庭作业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对体能弱项开展针对性锻炼。老师则会对学生锻炼情况进行评估打分,适时调整下周训练计划。
在完成基础体能锻炼的同时,线上体育课还给学生自由选择提高的空间,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线上体育课”成为疫情期间体育课堂的创新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华富中学体育学科组也获评深圳市2020年中小学在线教学工作先进科组。
每天锻炼一小时
自律成就精彩人生
日前,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中《关于出台刚性措施强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提案》作出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这也是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各项政策规定中普遍强调的硬性要求。
越是在疫情下,越要不折不扣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真正做到“以体育人”。如今,华富中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育训练计划。从新生入学衔接指导,到校内“一日四段”运动模式,华富中学致力于培养学生锻炼健康体魄和养成自律自强的人生习惯。
开展体育课不能因噎废食,课程难度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负荷,这是华富中学体育科组的共识。新生入学前,学校会对学生身体情况提前摸底,对体质较弱和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因材施教,以此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后,学校提前布置简单易操作的体育锻炼,让新生在家就能跟随指导视频运动打卡。
早早在孩子生活中播下体育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悉心呵护,幼苗才能茁壮成长。华富中学打破常规,实行“一日四段”运动模式,将“每天一小时”的运动目标穿插在学生全天课程学习中。由体育科组老师自创的早晨体能操和上下午课间活动操,以及傍晚跑操组成了校园日常运动,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都能保持一个小时以上。
学生们每天的学校生活,都是从运动开始,以运动结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有规律的校园作息时间。”校长王萍介绍,从学校规划到学生自觉计划,如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已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手段,也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更成了学生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体育强则中国强
为人生“长跑”打下体能基础
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学校教育应该去往何方?这些年来,关于学生学业与体质的讨论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华富中学探究的问题。
“不苛求学生每一次体验都获得成功,但追求学生每次都得到锻炼与成长。”初中三年是孩子身体成长发育、思想摆脱童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以前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现在仅仅学会知识已经不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抗压能力、团队精神也同样重要,而体育恰恰是培养这些意志品质最好的途径。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一直以来,为增强学生体质,华富中学持续探索并相继推出系列举措,在保障学生运动时间的同时完善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们从“一日四段”校园运动中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最终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近三年,华富中学的学子们在体育运动竞赛上崭露头角,学校田径队运动员在市、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华富中学在深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夺得团体第五的好成绩,2019年,在福田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华富中学再次夺得团队第三的成绩。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追求体育教学变革,需要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需要绣花工的实干精神。华富中学创新引入AI赋能体育,改变传统体育课程模式,不断提升体育课质效,让热爱运动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德、智、体诸方面的共同发展,更健全地成长为大写的“人”。
(来源:幸福福田)
编辑 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