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节 | 吟游人间写意 探讨文学与生活微妙关系

驻港记者 啸洋 文/图
2016-06-24 05:16
摘要

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一届香港文学节”,6月23日于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开幕典礼,为两年一度的香港文坛盛事揭开序幕。

港5

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一届香港文学节”,6月23日于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开幕典礼,为两年一度的香港文坛盛事揭开序幕。典礼上,两项前奏活动“文学作品演绎比赛”及“自然的律动”征文比赛得奖者获颁发奖项。“文学作品演绎比赛”参赛同学并在典礼台上,为自选的文学故事倾力演出。两项活动作品于文学节期间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展出。此外,参与“字游˙想像──学生展板创作计划”的同学,亦获颁感谢状,于典礼中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

港2

“第十一届香港文学节”以“我想文学”为主题,由今日至7月10日,举办共30多项精彩文学活动,包括专题展览、研讨会、导读会、豆棚说书系列讲座及「生活诗意」朗诵分享会等。香港公共图书馆谘询委员会主席梁元生教授于开幕礼致辞时说,文学犹如一扇门,让读者穿越时空,欣赏一幕幕不同时代与生命互动的人文风景。今届文学节以“我想文学”为主题,正是要探讨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微妙关系。在接的十八天,作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和文化评论人会带领我们重温香港文学作品令人感动和难忘的生活点滴,领略个中细腻的情怀。

港3

文学节焦点活动“我想文学”专题展览由明日(6月24日)至7月10日,在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行。展览以“生活想像”为主旨,分为两部分。首部分为“我想文学”主题展区,以“都市吟游”、“人间情味”、“写意自然”及“纪游随想”四个题旨来介绍香港的文学作品,让参观者窥看城市的另一面,体会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人情味。另一部分的“字游想像”学生创作展区,由多间中学代表集体创作文学展板,并以青少年的视角,展示年轻一代对文学的看法。

港1

文学节另一重点活动是一连三讲的“与文学碰面”研讨会,分别以“书写城市的虚实轨迹”、“文学里的原乡与他乡”及“文学的女性书写”为题,邀得多位著名本地和海外讲者参与,探究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拼贴出“与文学碰面”的多元面貌。此外,三位获得“第十三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奖项的作家将在导读会上解说获奖作品的创作意念,并由学者和资深文学工作者以客观角度探讨作品题旨和写作技巧,让读者对获奖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三部优胜作品为《阳光栈道有多宽》、《破地狱》及《梅花帐》。

港6

文学节的新犹活动“炎炎夏日诵缪思”请来诗歌团体和文友,朗读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诗文,与读者分享诗歌的节奏韵律及创作技巧。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先有“诗歌不离地”以贴近生活的手法,为读者开启赏析诗歌之门;第二场“香港学生跨媒体新诗朗诵晚会”向读者展示当新诗遇上多媒体的全新艺术模式;最后“Nature in the Rhyme”以英文诗歌,阐述现代诗人如何表达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

港4

“豆棚说书”系列讲座将再度举行,集结三所大学专家学者,精选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发掘和展示文学的重要性。此外,为中学老师和同学举办的「围读工作坊」,亦再次由作家、诗人、学者带领,欣赏中外美文和经典名篇。“生活诗意”朗诵分享会将是文学节压轴节目,十多位著名本地诗人聚首一堂,与大众分享具启发性的生活点滴,并选取和朗读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让读者细心品味,以诗人的绵绵情思,为是次文坛盛事划上圆满句号。

文学节继续设有“文学节之友”计划,诚邀喜爱文学的朋友于文学节期间,登记成为“文学节之友”,换领纪念品及日后收取公共图书馆举办的文学活动资讯。据介绍,所有活动均免费入场,详情请参阅于各香港公共图书馆备取的节目小册子,或浏览香港文学节网站www.hkpl.gov.hk/11hklf。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