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 |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需要这样的“科学周”
2020-11-17 16:07

11月1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腾讯“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9大领域的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腾讯“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近年来声誉日隆。这一奖项的评委层级很高,全球有超过800名院士参与其中;奖金也很高,获奖者每人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的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科学探索奖”是“腾讯科学周”的重头戏之一,从11月7日—11月15日,腾讯科学WE大会、腾讯医学M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X-Talk相继登场,“腾讯科学周”也成为人们热议的关键词。

在中国频频遭遇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大背景下,“腾讯科学周”格外受关注。

眼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意识到,缺乏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能力,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自立。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尽早走出困局,一方面当然需要顶层设计,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攻坚克难;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市场、企业和公益的力量,让科技创新的磁场更强大,让蛰伏中的科技创新能量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两条腿走路,才能够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科学探索奖”的关键词是“探索”,鼓励“探索”精神,也是举办“腾讯科学周”意义之一。有人说,真正的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科学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也一样,它需要在兴趣的引领之下去自由的探索,很多探索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收益,但这种探索本身就是价值。

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就得重新发现“探索”的价值,让更多人愿意去探索,而且有条件、有能力去探索。著名科学家饶毅对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们说,“奖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在科学之路上,前辈与后浪携手同行、共同探索,这是一幅动人的图景。

从这个意义上讲,“腾讯科学周”就是要让科研工作者们重拾初心,让“优秀的大脑”因为“探索”而激荡起来,让创新和创意的源泉汩汩涌流。而“超越功利”与“企业公益”,也通过“科学探索奖”实现了内在价值的连通。

中国有句老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如此。我们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激励,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更有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更体面、从容地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

如果把视线拉得更开一些,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把鼓励科学创新和科学探索的理念传递给全社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在行动、中国的企业在行动,在面对技术“卡脖子”的时候,在奋力闯关夺隘的时候,需要用有分量的奖项去振奋国民精神、提振国民士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改善生态、激发活力、搭建平台——这正是“科学周”的意义所在。

腾讯是中国科技企业的翘楚,其诞生和壮大,同样源于“探索”。在腾讯的使命愿景中有四个字——科技向善,这里的“善”,指向的应该是“人本”,是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利万物”的“上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中国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实现科技自立,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企业站出来。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