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竞赛落幕。经过理论、群众文艺辅导与展示两轮竞赛,来自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刘婉萱凭借优秀的艺术导赏展示斩获第一名,而灵活就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叶蕾以及深圳市山水田园水月花仙文旅有限公司的郭怡晴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
10分钟群文指导课堂显功力
在11月7日的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竞赛“实际操作竞赛”环节,60名选手将日常的群文指导课堂进行了浓缩精髓呈现。在10分钟的展示里,选手们巧妙设计课堂,面向模拟学员多角度展示才艺,生动开展实操指导。涵盖手机摄影、英歌舞、古典舞的训练技法、民族歌剧欣赏、到掐丝珐琅、拓印、压花等非遗技艺,来自全市的基层群众文化指导员使出“十八般武艺”倾囊相授,用通俗的讲解和手把手的示范,让群众文艺的魅力更可感可触。

非遗、传统文化“新秀突起”
据悉,本届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竞赛启动以来,收到了深圳全市各区118名群文指导员报名。经过理论知识竞赛,共有60名群文指导员进入第二环节的实际操作竞赛环节。“今年是第二次举办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大赛,活动呈现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参赛人员的范围扩大了,将灵活就业的新文艺群体纳入参赛范围,让众多活跃在社会的群文指导员也能一展实力。二是对竞赛内容进行了优化,所考核的内容注重理论,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今年参加的群文指导员,展示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群文主力——音乐、舞蹈、戏剧等板块外,还有很多非遗项目和传统民间艺术参与进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门类。”竞赛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群众文化指导员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引导、推动和服务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责。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大赛,对所有参赛选手在文化艺术传授能力、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沟通、协调、应急处置能力都是一次系统的检阅,尤其在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授方面,更检验了选手的教学实效,对群众文化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深圳率先办赛助力人才梯队建设
此次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大赛是由深圳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深圳市文化馆(深圳市文化馆联盟)承办,是面向深圳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文化艺术传授、文艺表演和创作指导,搜集、整理和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等专兼职工作人员、灵活就业的文艺工作者开展的群众文化专业技能竞赛。

据悉,群众文化指导员是在各级文化机构和社区组织中从事文化服务与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既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文化技能的传授者,更是群众文化需求的倾听者。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指导员承担着促进群众文化素质提升、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等重要使命。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群众文化指导员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2023年11月,《群众文化指导员能力评价通用要求》纳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2023年度行业标准立项范围。
竞赛裁判组长、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巡视员王莉表示,群众文化指导员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中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它直接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促进社会和谐、繁荣文化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率先举办群众文化指导员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公共文化服务行业高技能人才,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深圳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双区”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活动方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