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市文明发展学术年会在深圳举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杨义成
11-09 15: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高层次、跨学科、常设性的高水平会议

11月8日,2025城市文明发展学术年会(UCDF2025)“先进文化与科技文明”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高级咨委、原国家审计署党组成员、原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原湖北省副省长张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席)杨建,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姜虹,以及近200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城市文明建设、科技与人文关系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届年会主题为“先进文化与科技文明”,并设置了“财富文明与未来城市”“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文明”三场分论坛。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启思想交流碰撞,共同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城市文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望全球城市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

姜虹在致辞中指出,先进文化与科技文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科技创新的高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将科技赋能与文化筑魂深度融合,在数智化浪潮中构建起技术创新加人文关怀的城市文明生态,为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本次年会紧扣先进文化与科技文明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相互启发,为城市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案,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新时代中国城市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姜虹向张通,国务院参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石勇,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孟庆虎,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院)长廉思,原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副院长陈跃红五位专家颁发了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政府外事论坛)总干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峙钢围绕“唯有先进文化才能让科技成为承载人类文明的方舟”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从历史视角分析先进文化如何催生科技文明飞跃。他表示,东西方先进文化智慧具有互补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互学互鉴,积极倡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为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引领。

石勇以“人工智能与城市文明建设”为题作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介绍了人工智能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多个具体案例。关于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他提出六点建议:持续强化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持续推动大数据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卡脖子”工程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一卡一码”民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积极争取国际数字话语权。

孟庆虎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手术机器人还是机器人手术?”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聚焦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分析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大潮下的走势。他表示,结合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实践,我们要掌握AI工具,用场景智能替代通用模型,低成本、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廉思以“青年与城市的未来”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应对青年与城市关系的新变化,需要建立新的城市范式,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论框架。城市的未来,不在土地,不在楼宇,而在青年能否在这座城市找到意义、找到未来、找到伙伴、找到尊严、找到完整的自我。

陈跃红以“新科技与新人文:交汇触发想象力——深圳原创科幻三部曲的诞生”为题作主旨演讲。他介绍了深圳原创科幻三部曲诞生的背景、缘起和定位。他表示,深圳的先进文化建设,应该是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科技与人文高度融合的、未来型和科幻性的文化建构。

本次年会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数字文明与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室承办,深圳智库联盟提供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城市文明发展学术年会(UCDF)目前已连续举办多届,研究院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城市文明发展和城市文化创新领域的高层次、跨学科、常设性的高水平会议,为深圳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力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图片由南科大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杨义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