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IC photo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赛事氛围日益升温,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也开始炙手可热,一跃成为“文创顶流”。 这对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正以讨喜形象撬动体育经济新增长。
“喜洋洋”与“乐融融”的走红并非偶然。设计团队巧妙融入粤港澳文化元素,头顶象征三地的三色浪花,既体现地域特色,也传递出“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的美好寓意。
吉祥物的爆火可以说是官方设计与民间智慧碰撞的结果,而文创产品的热销又直接印证了IP的商业价值,如深圳中心书城等特许商店,吉祥物玩偶、冰箱贴、卡牌等产品持续热销,部分热门款式甚至出现断货。这种消费热情不仅体现在国人身上,更体现在外国游客“整盒整盒买”的跨国界吸引力上。
据11月8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本届全运会已开发特许商品2800多款,线下开设特许零售店超700家,其中广东省内600多家,线上特许零售店70多家。
为了承接这股消费热情,深圳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一套“线下服务中心+移动售卖车+线上平台”的立体销售网络迅速铺开;尤其是莲花山公园等人流聚集地,一辆辆特许商品移动销售车,化身“流动全运驿站”,实现品牌曝光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更深层次看,“喜洋洋”“乐融融”热销的现象揭示了体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一个好的吉祥物IP,不仅能辅助提升赛事、展会等活动的传播声量,还能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例如,“冰墩墩”系列从2023年至今销售额累计达2亿-3亿元,可谓是个商业奇迹,如今的“喜洋洋”“乐融融”同样展现出长尾效应的潜力。
从“冰墩墩”的一墩难求,到如今“喜洋洋”“乐融融”的萌力全开,我们清晰地看到,体育经济的价值链正被极大地拓宽。一场顶级赛事,不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争金夺银,更是一个超级文化IP的孵化器。
可以说,当赛事巨大关注度与当代年轻人的情感消费、圈层文化连接起来,城市体育经济也迎来了春天。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