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明确深圳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法治城市示范”。2021年中央依法治国委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深圳迎来“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战略升级。深圳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厚植法治沃土,持续擦亮法治先行示范金招牌,让法治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亮丽名片。

深圳交警新上线的“智能伙伴”——多功能无人巡检车。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先行示范锻造法治之城
深圳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入推进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任务,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实践持续领跑。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与职业化建设作为重点举措,是深圳深化行政权力监督的“硬招”。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将全市复议机关精简至10家,推进复议官职业化改革,市区两级共任命百余人,率先发布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地方标准,行政复议首选率从2022年的75%升至2024年的86%,近90%的复议案件在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发布会上两次提到了深圳,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打造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探索柔性执法方式等创新探索。
深圳毗邻港澳、面向全球,是一座外向型经济城市。越来越频繁的涉外民商事活动让涉外法治建设成为刚需,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全力护航特区改革开放新征程。深圳率先建立涉外法治统筹协同机制,建立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前海法院成立ADR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打造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示范地和涉外审判优选地;深圳在全省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和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深圳正奋力开创新局,让涉外法治建设跑出“加速度”。
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中央依法治国办刊发专报肯定建设成效,18项经验成果被认定为“体现深圳特色、具有全国示范意义”。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破产制度突破创新等多项法治改革成果被国家部委面向全国推广。在全省开展法治考评的11个年度中,深圳历次考评均为优秀,其中7次全省第一。

深圳民法公园。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刘钢 摄
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与投资的“梧桐树”。深圳始终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竞争力,真抓实干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至2025年,深圳连续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推进严格公正高效司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重点任务,已累计推出具体措施77项,推动解决经营主体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进提升。深圳率先开展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就是紧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核心遵循的积极探索。
深圳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目前,全市校园、医院、公园等5000余个重点场所安全设施和安保力量全覆盖;全市78个街道综治中心、11个区级综治中心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目标,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40余万名群防群治力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4年6月8日,深圳市公安局在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举行常态化警营开放日。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2023年深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开放日亮相。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李忠 摄
“十四五”时期,深圳接报各类刑事治安警情年均数较“十三五”时期下降35.8%,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创近25年来最低。
全力打造国际仲裁深圳样板
“商事争议解决的质量、效率、费用及革新机制”是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报告》中关键衡量指标之一。国际商事仲裁以其专业、灵活、高效、保密以及能够跨境管辖与执行的特殊优势,成为目前国际商事主体最信赖和主要依靠的纠纷解决路径。
深圳国际仲裁院(下称“深国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市)设立的第一家仲裁机构、粤港澳地区第一家仲裁机构,“十四五”以来持续深化国际化发展、仲裁规则创新,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深圳营商环境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24年,深国仲新受理商事仲裁案件14518宗,创历史新高,总争议金额达1422.67亿元。全年新受理涉外商事仲裁案件总争议金额达510.39亿元。
今年4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仲裁学院与White & Case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深圳首次入选最受欢迎仲裁地,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入选最受欢迎仲裁规则。
数读深圳法治城市示范
4年来,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18项经验成果被认定为“体现深圳特色、具有全国示范意义”。
深圳在2015—2024年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始终位居前列,其中3次全国第一。
在全省开展法治考评的11个年度中,深圳历次考评均为优秀,其中7次全省第一。
全市拥有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822个, 4年来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超25万人次,集聚近1500家律所、超2.8万名律师。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