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共融”!福田区获“欧盟绿色转型推动奖”

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刘芳
11-05 19:1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近日,在2025年欧盟绿色城市论坛上,福田区荣获欧盟绿色转型推动奖。

近日,在2025年欧盟绿色城市论坛上,福田区凭借在高密度城区绿色转型中的系统性实践与卓越成效,荣获“欧盟绿色转型推动奖”。

福田区在仅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超百万人口与约6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高密度城区绿色转型路径。

2024年数据显示,福田区单位GDP能耗较五年前下降23%,地均GDP达75.63亿元/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率98.4%,形成每平方公里“创造万亿价值、承载万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福田样本”。

作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区,福田区率先开展碳排放总量研究,在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八大领域重点发力。

全区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70个,总装机容量约36MW,率先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生态与发展的平衡是福田绿色转型的突出亮点。坐拥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每年吸引超10万只候鸟栖息。

2023年,福田完成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于此,142座公园在福田星罗棋布,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在绿色基建与能源转型方面,福田区委大院打造了全国首个近零碳机关样板。

通过“宜铺尽铺”分布式光伏,成为深圳首个100%使用绿电的公共机构。

建成深圳市首座公共机构虚拟电厂,借助AI算法实现用电负荷高峰期间压降效率从24小时缩短至3分钟以内。

全区已建成超130座超充站,构建“一公里超充圈”,密度达传统加油站5倍。

面对产业空间有限的挑战,福田区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向空中要空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快速筹集8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汇聚1.5万名科研人才、440余家高科技企业。

创新机制与全民参与是福田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福田出台绿色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包括406个项目和756亿元融资需求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创新“生态哨兵”机制,发动736名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队,2024年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53.7%。

公共机构启动碳普惠场景建设,量化干部职工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建立个人碳账户积分兑换机制。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刘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